隔夜菜致癌、千滚水有毒可以说是“人尽皆知”了,特别是看到一些媒体报道“一家三口长期吃剩菜剩饭被查出胃癌”更让人觉得害怕。
每天上班带饭的人忐忑的就像提着一盒毒药。任何食物,尤其是饭菜和茶水,仿佛在黑暗的夜中会悄然腐坏,长出有毒物质。那么真相又是怎样的呢?跟着甘草君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隔夜菜确实会产生致癌物,但低于国家标准安全剂量
其实大家担心隔夜饭菜致癌,归根结底就是一种物质: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本身并不会致癌。但含亚硝酸盐的食物被吃进人体后,在胃酸作用下,会形成亚硝胺。
最可怕的是亚硝胺
亚硝胺才是值得担心的强致癌物,在 1987 年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定为 2A 类致癌物(可能性很大的致癌物),与肝癌、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
那吃了含有亚硝酸盐的隔夜菜,就会得癌症吗?存在≠致癌。我们在谈论任何一个物质致癌性的时候,必须看一看剂量。
目前的国家标准安全剂量为: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不超过 30 mg/Kg;腌制蔬菜中含量不超过 20 mg/Kg。
隔夜菜的亚硝胺含量在安全范围内
有研究显示,如果把一盘新做好的菜放冰箱里,亚硝酸盐的含量在第二天最高只升到 7 毫克/千克而已,低于国家标准。
因此,一般情况下,剩饭剩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达不到有害健康的水平,偶尔吃点剩饭剩菜没有太大问题。
让食物安全过夜,带饭族做好这4点
隔夜饭菜一般要放置8~12 小时,稍有处理不当细菌就会在适宜的温度中快速生长、繁殖,导致食物腐败变质。想让隔夜菜能健康一些,可以这样做:
饭菜出锅后就分装,减少细菌污染
如果食物吃不完或者准备第二天带饭,一出锅就要分装到洁净容器并加盖密封好,及时放入冰箱冷藏。刚出锅的菜受到细菌污染的可能性小,如果在吃完后才保存,细菌污染会多很多。
及时放冰箱冷藏,控制温度
当食物温度降到60℃,就有细菌开始生长,温度降到30℃~40℃,细菌们会很旺盛繁殖,平常的室温,更几乎是细菌的天堂,而降到7℃及以下,大多数细菌才会进入休眠状态。世卫组织也建议,食物室温下存放不要超过2小时。
如果担心热饭热菜马上放入冰箱会影响冰箱使用寿命,也可用冰水给饭盒降温后再放入。
吃之前务必充分加热
虽然冰箱温度较低,降低了大部分细菌的繁殖速度,但还是有细菌存在。所以吃之前最好把菜加热到 100℃。如果肉块比较大,一定要煮、蒸久一些,或者把肉块切碎再加热。
这3种食物,不要放过夜
蔬菜中硝酸盐较多,所以宁剩荤菜也不剩蔬菜。带饭也尽量少选茎叶类蔬菜,可适当选择瓜果类蔬菜。
有些人喜欢吃没有煮透的溏心蛋,这样的蛋杀菌不够彻底,过夜食用会加重细菌污染的风险,食用后可能会导致食源性疾病。
鱼虾蟹也是应该优先吃掉的荤菜,不建议过夜。一是水产品更容易被污染,二是这些食物在烹饪时常常讲究鲜嫩加热不透彻,过夜后细菌繁殖的风险大大提高。
虽然隔夜菜不一定致癌,但是,剩饭菜吃多了,亚硝酸盐和细菌还是会对健康不利。建议大家合理安排膳食,食物最好不要放过夜,餐餐吃新鲜!
隔夜茶水不必担心致癌 但还是不建议喝
隔夜茶水和饭菜一样,危险性都在于亚硝酸盐。在国家标准中,饮用水的亚硝酸盐安全标准为1微克/毫升(1ug/ml)。
隔夜茶水亚硝酸盐含量高吗?
2006 年《安徽农业科学》上一篇研究显示,茶水在放置 1440 分钟(1 天)后,亚硝酸盐浓度为0.130ug/ml;2013 年南京农业大学的研究者也证明普洱茶 25℃ 时开放条件存放 60小时(2天半)后,亚硝酸盐含量也只增加到0.251 ug/ml。
所以隔夜水、隔夜茶,我们也不必担心会致癌。但是,隔夜茶还是不建议喝。因为茶水是不为人知的细菌良好的“培养基”,甚至有致病菌会在隔夜茶里大量繁殖。
这也就是为什么有时隔夜茶水会变得浑浊,温暖潮湿的天气下,甚至一夜就能长出白毛。喝了这种茶水,是有可能造成胃肠炎等问题的。
反复烧开的水能喝吗?
反复烧开的水也叫千滚水。自来水中确实含有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反复烧开后,也确实会导致部分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盐。可是,脱离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
已有实验室测定明确显示:即使是烧开了20多次,白开水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仍远低于国家生活饮用水的亚硝酸盐含量标准(1mg/L)。因此,对于生活中那些烧过好几次的水,偶尔喝几次是不致癌的。
纯净水常喝不好,矿物质水更健康?
喝水的目的只有一个——补充水分。只要水质合格,能满足身体对水的需求,不管是喝纯净水、白开水还是矿泉水,区别都不大。
人体要补充矿物质,主要靠的是每天吃的食物,水中含量其实微乎其微。纯净水虽然不含矿物质,但也不至于对身体造成伤害。所以,与其每天纠结喝什么水健康,不如多花点心思在一日三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