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知识网 中意知识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用知识 »

70%的冠心病都是这个原因

大家好,我是中医曲家珍医生,关于心脑血管,大家经常问题一个问题:心脑血管疾病究竟是血瘀还是血虚呀?

为什么有人大鱼大肉会生病,有的人粗茶淡饭也会得?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可以把人体的气血、经络、血管看作一条条河流,当通道运行无阻碍,血液就可以滋养全身脏腑,保证身体器官正常运作。

一旦血管出现淤堵,就容易出现心梗、心脏病等诸多心脑血管疾病!虽然血瘀是冠心病的基础,但临床上却以气虚血瘀最常见,约占70%。

显而易见,心血管疾病在中医理论中与“血瘀”和“血虚”都有密切关系。

血虚是指血液不足,无法濡养脏腑、经络和组织,导致身体出现虚弱症状。

血虚可能导致心失所养,出现心悸、头晕、失眠、面色苍白、唇色淡等症状。在心血管疾病中,血虚可能与血瘀并存,形成“虚实夹杂”的病理状态。中医理论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相互依存。血虚可能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进而引发血瘀。

治疗原则:对于血虚型心血管疾病,中医常采用补血养心的方法,补充血液,改善症状

血瘀与心脑血管疾病

血瘀是指血液循环不畅,血液凝聚在血管内,导致气血运行受阻的病理状态。

血瘀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机制之一,贯穿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

例如,冠心病患者常因血瘀导致心脉瘀阻,出现胸痛、心悸、舌质紫暗、脉涩等症状。

血瘀的形成可能与气虚、气滞、血寒、血热、痰阻等多种因素有关。例如,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久而久之会导致血瘀。

治疗原则:针对血瘀型心血管疾病,中医常采用活血化瘀的治疗方法,如使用水蛭这类活血化瘀的药物,以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症状。

健康饮食:减少盐、糖和饱和脂肪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和富含不饱和脂肪的食物(如坚果、橄榄油)。

规律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和适量的力量训练。

戒烟限酒:彻底戒烟,男性每日饮酒不超过两杯,女性不超过一杯。

控制体重:保持BMI在18.5-24.9之间,避免肥胖

充足睡眠:每晚保证7-9小时的高质量睡眠,有助于心血管健康。

管理压力:通过冥想、瑜伽、深呼吸等方式缓解压力。

总而言之,血瘀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核心病理机制之一,而血虚可能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进一步加重血瘀。

疾病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前期也会有一些征兆出现,早发现早治疗,才能防患于未然。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知识网 » 70%的冠心病都是这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