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民追求健康生活的浪潮中
体重管理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
就连国家卫健委都出面干预
数据显示,若是超重肥胖问题
得不到有效遏制
2030年我国成人超重肥胖率
预计会达到70.5%
儿童肥胖率也将达到31.8%
2025年5月17-23日是
第十一届全民营养周
今年的活动主题为
“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全民行动”
聚焦能量平衡与体重管理
强调通过科学膳食和运动
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下面,佛山市中医院营养科带大家
一起来看看体重管理的关键吧
如何判断超重or肥胖?
国际上常用体质指数(BMI)来衡量一个人的健康体重状况。
BMI=体重(kg)÷ 身高²(m²)
PS:注意单位哦
对于我国成年人来说,BMI正常范围为18.5-23.9,低于18.5为消瘦,24-27.9属于超重范畴,若BMI值达到28及以上,则判定为肥胖了。
不过,该科潘永主任中医师表示,BMI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区分脂肪和肌肉,并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每个人的健康状况,因此儿童、青少年、孕妇、老年人、肌肉发达者以及水肿或腹水患者,因其特殊生理状态,不适用体质指数作为健康状况的参考指标,还需结合腰围、臀围和腰臀比等指标综合评估。
一般来说,男性腰围超过90cm、腰臀比>0.9;女性腰围超过85cm、腰臀比>0.85即属于腹型肥胖。
把握能量平衡是关键
潘永提出,体重管理的核心在于能量平衡,也就是能量的摄入与消耗达到平衡状态,用一个简单的公式表示:吃=基础代谢+身体活动+食物热效应。
由于每个人的日常活动量不同,所需要摄入的总能量也会有所不同。如果盲目尝试各种减肥方法如长期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或禁食减肥,可能会导致肌肉流失、代谢紊乱等严重后果,甚至还会引发记忆力衰退、脱发以及内分泌问题。因此,减重过程中千万不能减主食哦。
此外,减重人群在控制总能量摄入的同时,也应适当增加有氧运动(如跑步、打球)和抗阻力运动(如深蹲、平板支撑等)。老年人则需避免高强度的运动,可选择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拳等节奏较缓慢的锻炼方式。减重速度也不宜过快,一般每周体重减少不超过0.5-1公斤,建议在专业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
具体怎么吃?
今年全民营养周倡导优化膳食结构,重点在于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的摄入,推广“增豆、加奶”饮食模式,鼓励用水产品替代部分畜肉。
潘永提到,大豆及其制品(如豆腐、豆浆、千张)富含优质植物蛋白(含量达35%-40%),且脂肪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远低于畜肉的饱和脂肪含量。豆类中的膳食纤维可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脂肪吸收,同时也有起到调节血糖波动的作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建议成年人平均每天摄入15-25克大豆或相当量的豆制品,蛋奶素食者应平均每天摄入25-60克,全素者则需要摄入50-80克。但需警惕“伪豆制品”,如日本豆腐、鱼豆腐等。
此外,奶类(牛奶、酸奶)可提供优质钙(每日推荐300-500ml)和乳清蛋白,钙可抑制脂肪合成酶活性,促进脂肪分解;乳清蛋白能加速代谢,维持肌肉量,避免减肥期肌肉流失。潘永建议乳糖不耐受人群可选择无糖酸奶或零乳糖牛奶替代,但不可用含乳饮料代替。
畜肉(如猪肉、牛肉)脂肪含量高(猪肉可达30%),且以饱和脂肪酸为主,过量食用易引发血脂异常;而鱼类脂肪含量较低(1%-10%),且富含EPA和DHA等多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鱼肉蛋白质更易消化吸收,且含必需氨基酸比例更接近人体需求。有研究表明,每周摄入300-500克鱼类可显著改善代谢指标,鱼类蛋白混合膳食可延缓血糖上升,减少脂肪合成酶活性。
温馨提示
学会看懂包装上的营养标签
营养标签通常包含配料表、营养成分、营养声称等产品信息。营养成分里参考量一般是100克或100毫升,也有根据每份食品的量来设定;NRV通常是按成年人一天摄入2000kcal能量,基于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供能占比和各营养素应摄入的量作为标准值,NRV%可帮助我们快速选出蛋白质较高,能量、脂肪、钠含量较低的食物。
比如如何看牛奶的包装,一般越简单越好!纯牛奶配料表中只有生牛乳,蛋白质含量≥3g/100ml(国标最低2.8g),含钙量一般为100-120mg/100ml,高钙奶可达125mg/100ml以上。此外,全脂牛奶营养更全面,适合脂代谢正常人群,需要控制脂肪摄入的人群可以选择低脂牛奶(1-1.5g/100ml)或脱脂牛奶(不高于0.5g/100ml),但应注意额外补充脂溶性维生素D。
为积极响应全民营养周活动,助力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我院营养科以此为契机开展义诊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义诊通知
活动内容
1
膳食调查及个性化体重管理建议
2
膳食指导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解读
3
营养状态评估,包括皮脂厚度、握力、腰围、臂围测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