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知识网 中意知识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用知识 »

全身麻醉相当于人死过一次?人会变傻、变笨?身体经历了什么?

老张,今年52岁,平时身体一直不错,很少生病。但最近几个月,他发现自己的身体出现了一些奇怪的变化:早上起床时,总感觉尿急尿频,但每次又尿不多;而且有时候还会尿分叉,甚至还有血丝。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些关于全身麻醉的传言:“麻醉不就是睡一觉吗?”“全麻对脑子不好,手术后会变傻吧?”“孩子麻醉会影响智力发育?”还有更夸张的,“麻醉相当于死了一回?”这些说法在人群中流传甚广,也让很多人对手术中的全身麻醉产生了深深的恐惧和误解。

有一个朋友,她的妈妈因为需要做一场手术,医生建议采用全身麻醉。她一听就慌了神,到处打听全麻的后果,越查越害怕,甚至差点因为害怕而拒绝手术。其实,全身麻醉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样可怕。它确实是利用麻醉药物切断了人的知觉和痛觉,但“相当于死过一回”的说法显然过于夸张,而认为“只是睡了一觉”又显得过于简单。那么,全身麻醉到底是什么?它会对我们的身体和大脑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01

为什么有种说法:

全身麻醉,相当于死了一次?

这种说法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全身麻醉过程中,患者会失去意识,对外界没有任何感知,就像进入了一个完全黑暗的世界,醒来后又像从黑暗中被拉回现实,给人一种“死而复生”的错觉。而且在麻醉过程中,身体的许多生理功能会被暂时抑制,比如呼吸、心跳等,需要依靠设备来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这种状态与正常睡眠时身体的自主调节功能完全不同,所以才会让人觉得全身麻醉很“恐怖”,仿佛经历了一次生死考验。

02

麻醉时,医生对你做了什么?

你身体会经历什么?

全身麻醉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诱导期、维持期和恢复期。

(一)诱导期

在手术开始前,麻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身体状况以及手术的类型和时间,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和给药方式。通常会通过静脉注射麻醉药物,让患者逐渐进入无意识状态。在这个过程中,患者会感到困倦,呼吸频率减慢,最终失去意识。

为了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能够安全地呼吸,麻醉医生会在患者失去意识后,迅速将一根软管插入患者的气管,建立人工呼吸通道。这个过程虽然听起来有点吓人,但患者在麻醉状态下是感觉不到任何痛苦的。

(二)维持期

手术过程中,麻醉医生会根据手术的进展和患者的身体反应,不断调整麻醉药物的剂量。他们会通过各种监测设备,实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一旦发现异常,就会立即采取措施进行调整,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同时,麻醉药物会持续作用于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让患者保持无意识、无痛觉的状态。

(三)恢复期

手术结束后,麻醉医生会逐渐减少麻醉药物的用量,让患者的意识逐渐恢复。当患者能够自主呼吸、血压和心率恢复正常时,就表示患者已经基本苏醒。

此时,麻醉医生会拔除气管插管,让患者自然呼吸。患者可能会感到有些头晕、恶心或喉咙不适,但这些症状通常会在短时间内消失。

03

麻醉会让人变傻、变笨吗?

很多人担心全身麻醉会对大脑造成损伤,导致记忆力下降或智力减退,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全身麻醉药物的作用是暂时的、可逆的。当药物被代谢或排出体外后,大脑的功能会逐渐恢复正常。

在手术过程中,麻醉医生会严格控制麻醉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时间,确保患者的安全。此外,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麻醉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在不断提高。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婴幼儿或有基础疾病的患者,麻醉可能会带来一些额外的风险。例如,老年人术后可能会出现短暂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但这通常是暂时的,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后,大多数患者都能恢复正常。对于婴幼儿,目前的研究并没有发现全身麻醉会对他们的智力发育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

04

如何减少麻醉的风险?

虽然全身麻醉是一种安全的医疗手段,但为了进一步降低风险,患者在手术前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

首先,要如实告知医生自己的身体状况,包括是否有过敏史、慢性疾病等。

其次,要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术前检查,以便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

此外,患者在手术前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因为紧张和焦虑可能会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不良反应,增加手术的风险。

家庭医生在线媒体矩阵中心

编辑:彭秋霞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知识网 » 全身麻醉相当于人死过一次?人会变傻、变笨?身体经历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