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知识网 中意知识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用知识 »

论持久战:中国既不会亡亦不会速胜的依据分析

论持久战是毛泽东在1938年写的关于抗日战争的重要著作。在这部著作中,毛泽东科学地预见了抗日战争将经历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并指出中国既不会亡国,也不会迅速战胜敌人,其依据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敌强我弱**:日本是一个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拥有先进的军事技术和强大的经济实力,而当时的中国则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落后,军事力量相对薄弱。

2. **敌小我大**:日本国土面积较小,人口较少,资源有限;而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自然资源丰富,具有深厚的战争潜力。

3. **敌退步我进步**:日本是侵略者,代表着落后的生产关系和腐朽的政治制度;中国则是被侵略的一方,代表着进步的力量和发展方向。

4. **敌寡助我多助**:日本的侵略行为遭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缺乏广泛的国际支持;而中国的抗战得到了包括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在内的广泛同情和支持。

基于以上分析,毛泽东认为,尽管日本在初期可能会占据优势,但由于其侵略性质和自身条件的限制,最终无法长期维持这种优势。相反,随着中国抗战力量的不断壮大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最终能够赢得战争的胜利。这一理论不仅对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也为后来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参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知识网 » 论持久战:中国既不会亡亦不会速胜的依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