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知识网 中意知识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用知识 »

【紧急】新冠阳性率增加!钟南山院士:预计本轮新冠传播持续6-8周

导 读

最近,出现一波新冠感染小高峰。不少人在社交平台晒出抗原检测照片。中国疾病防控预防中心5月8日发布的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情况显示,新型冠状病毒检测阳性率呈上升趋势,在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位列第一位

新冠病毒又活跃了?此轮新冠病毒毒株又变异了吗?这轮新冠病毒预计传播多久?何时结束?为此,钟南山院士等多位专家给出综合研判和解答。

钟南山最新预测

HEALTH

5月19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广州接受采访,对新冠病毒流行趋势给出最新判断。

这一轮新冠感染整体上可防可控,不必恐慌。”钟南山提醒,对于部分65岁以上且有基础病的老年人来说,存在一定危险,建议感染者要在48小时内尽快服用特效药,如来瑞特韦、先诺特韦和民得维等,避免发展成为重症。

这一轮新冠病毒流行形势会怎么变化?钟南山预测,目前仍处在爬坡阶段,预计6月底前结束流行,持续6至8周时间

01

多国新冠病毒阳性率都在增高

新冠病毒在全球的流行情况如何呢?

钟南山收集了一组数据:从今年3月到5月初,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新加坡、英国、法国、巴西、挪威的监测数据均表示,感染新冠病毒的人数呈现增高趋势。以香港为例,其报告的死亡病例中,83%以上的是65岁以上的人,90%以上的人存在并发症。

02

预计6月底左右结束本轮新冠流行

中国疾控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从3月31日到5月4日,全国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新冠阳性率从7.5%增加到16.2%,住院病例阳性率也从3.3%增加到6.3%。

“我们有一个预测模型,用于研判疫情形势,预计6月底左右结束流行,现在处于爬坡阶段,将逐步接近高峰。”钟南山说。

03

流行毒株为XDV变异株,咽痛症状明显

“这一轮新冠疫情与之前相比差别不大。”钟南山说,早期症状表现相似,表现为发烧、头疼、全身疲劳、嗓子疼。但这一次临床反映,刀片嗓的症状更明显一些,另外咳嗽也多一些。

他认为,流行毒株XDV传染性还是强的,但是它的致病力相对较弱

近期以来,很多人开始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对新冠病毒来说,有防护效果吗?

钟南山建议,在空气不太流通的地方戴好口罩

04

无证据表明南北方流行差异与气候有关

“从区域来看,新冠病毒在中国北方流行稍早一些,而在南方正处于接近高峰时期。”钟南山说。

有人认为,南北方新冠病毒流行时间的差异,或与气候、气温相关。对于这一观点,钟南山认为,无证据表明南北方新冠病毒流行差异与气候相关,不过北方可能会结束稍微早一点。

05

有基础病老年人是高危人群

有人认为感染新冠病毒像是“感冒”一样。对此,钟南山认为,对于多数的年轻人,感染了新冠病毒后,只需要对症治疗即可。但需要注意的是,奥司他韦等用于治疗流感的药物,不可用于新冠病毒治疗。

钟南山提醒,对于一些有基础病的65岁以上老年人,家人和医生需要重点关注他们的病情变化。若不及时用特效药,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并发症,最终危及生命安全。若能在48小时内服用特效药,可能就能阻断病情向重症方向发展。

06

无证据证明新冠流行有大小年之分

有人认为新冠与流感有些相似,可能会出现季节性流行甚至是大小年的情况?对此,钟南山表示无证据支持这一说法。

他认为,从病原学角度来说,新冠病毒为了生存会减少致病力,但未来能否“流感化”,现在还不能作出判断。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新冠病毒不会消失。

07

正研发广谱抗冠状病毒疫苗

本世纪以来,从非典型肺炎(SARS)到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再到新冠病毒(COVID-19),这些已经对人类社会造成了不小影响,这就提醒科学界需关注冠状病毒的潜在影响。

“本世纪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基本与冠状病毒、呼吸传播有关。”钟南山透露,目前正在研发广谱的抗冠状病毒的药物、疫苗和抗体,希望能有更好能力应对类似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

08

现有国产特效药不适于5岁以下小孩

治疗新冠感染,应如何用药?钟南山说,目前在国内上市的抗新冠病毒药物中,有三款国产药进入了国家医保,分别是来瑞特韦、先诺特韦和民得维。这三款药物属于处方药,需要有医生开具处方后才能使用。

钟南山介绍,虽然目前国产特效药效果好,但因为这些药物均没有在0-5岁儿童群体之中进行临床试验,所以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小孩使用特效药物是安全且有效的。当0-5岁儿童感染了新冠病毒后,建议使用一些安全药物进行对症治疗。一般情况下,新冠患儿往往伴随着家庭聚集感染,所以当家人已有不舒服情况时,建议做好严格隔离,避免将病毒传染给小孩。

新冠并没那么可怕

科学理性看待,五步做好防护

1. 个人防护

在商场、地铁、医院等人多的场所,建议佩戴口罩,隔绝病毒。

2. 保持社交距离

少去人挤人的地方,外出时与他人保持1米的社交距离。

3. 通风换气

建议室内场所早晚各通风半小时,让病毒没地方藏身。

4. 健康生活小习惯

● 均衡饮食:多吃肉蛋奶,搭配鲜果蔬,适量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提高机体免疫力。

● 规律作息: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

● 适度运动:每天适度运动30分钟,让身体活力满满。

● 回家洗手:外出回家后用洗手液洗手。

5. 健康监测

如果身边的人出现发烧咳嗽,建议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如果身体出现异常别硬撑,及时就医。

随着5月气温逐渐升高,降水增加,各类病原体进入了活跃期,传染病传播的风险显著增高。日常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勤洗手、多通风,保持社交距离,在人群密集场所,佩戴好尺寸合适的口罩!

科普专家Expert

叶小群二附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

擅长:肺癌/肺结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感染、胸腔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委员,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呼吸肿瘤协作组南区常委,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第九、十届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呼吸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第一、二届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第一届委员会肺部肿瘤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江西省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副会长,江西省研究型医院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临床肺科杂志》第六届编辑委员会编委。

龙颖颖二附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擅长:肺部感染性疾病诊治、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间质性疾病。江西中西医结合呼吸专委会委员、江西省整合肿瘤精准诊疗分会会员、江西省整合医学学会小细胞肺癌分会委员。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北大核心期刊论文多篇及国家核心期刊论文数篇;先后参与国家、教育厅,科技厅等课题项目数项。

编辑:杨君琴 编审:兰天

合:《南方日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知识网 » 【紧急】新冠阳性率增加!钟南山院士:预计本轮新冠传播持续6-8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