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知识网 中意知识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用知识 »

原创 “新冠”再次抬头,中招人数再次上升,钟南山:不必恐慌,预计 6 月底前结束

“刚结束的五一假期,全家出游时还活蹦乱跳,怎么这周孩子突然高烧、咳嗽不断?” 家长群里的焦虑对话,与热搜榜 “新冠感染又抬头” 的词条遥相呼应。歌手陈奕迅因感染新冠延期演唱会的消息,更像一颗石子入平静湖面,瞬间激起大众对健康安全的强烈担忧。这波来势汹汹的新冠小高峰,究竟该如何应对?5 月 19 日,钟南山院士在广州接受专访,用专业视角为大家拨开迷雾、吃下 “定心丸”。

阳性率三周飙升,多国同步 “中招”

中国疾控中心 5 月 8 日发布的 4 月监测数据堪称 “预警信号”:短短三周(3 月 31 日 - 5 月 4 日),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新冠阳性率从 7.5% 狂飙至 16.2%,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阳性率也从 3.3% 攀升至 6.3%。更值得警惕的是,自 4 月 14 日起,新冠超越鼻病毒,连续三周霸榜门急诊流感样病例就诊量首位。

但这绝非中国 “独有现象”。钟南山院士指出,新加坡、巴西、意大利、英国等多国近期都出现相似上升曲线。他直言:“新冠已演变为阶段性流行的呼吸道疾病,大家要重视,但无需恐慌。” 院士更给出明确预测:“我们通过专业模型研判,本轮疫情目前仍处爬坡期,预计 6 月底前结束,全程持续 6 - 8 周。”

反复感染隐患大,科学用药是关键

临床案例为所有人敲响警钟:一位患者去年 11 月与今年 4 月两次感染新冠,第二次因轻视病情未及时治疗,最终病情恶化紧急转院。钟南山强调:“发病 48 小时内服用抗新冠小分子药物,能显著降低重症风险,尤其对高危人群至关重要。”

我国在新冠药物研发上已实现弯道超车:先诺特韦、阿泰特韦等 3CL 靶点药物,经文献证实疗效优于进口 Paxlovid;国际首款单药 3CL 靶向药来瑞特韦,不仅作用持久,还规避了联合用药的副作用风险;以氘瑞米德韦为代表的 RdRp 靶点药物同样表现亮眼。院士特别提醒:“这些特效药均需遵医嘱使用,早用药才能掌握治疗主动权。”

高危人群 “防护指南” 请收好

针对大众普遍存在的 “轻症无所谓” 心态,钟南山郑重警告:“65 岁以上或有基础病的高危人群,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必须第一时间确诊用药,拖延只会让病情雪上加霜!” 他建议这类人群在密闭场所务必佩戴口罩,将感染风险降到最低。

而对 5 岁以下婴幼儿这一特殊群体,院士态度审慎:“现有药物对低龄儿童安全性证据不足,切不可盲目用药!” 目前团队正全力研发新冠病毒抗体,力求填补这一治疗空白。

面对卷土重来的新冠小高峰,专业研判让我们心中有数,科学防控助我们从容应对。转发提醒身边人:重视不恐慌,防护做到位,平安度 “峰” 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知识网 » 原创 “新冠”再次抬头,中招人数再次上升,钟南山:不必恐慌,预计 6 月底前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