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知识网 中意知识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用知识 »

长期吃枸杞,能修复肝损伤?医生:中老年人吃,谨记4个关键点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很多人吃枸杞,是因为听说它“补肝护眼”。尤其是中老年人,似乎一说起眼干疲劳、肝火旺、熬夜后不舒服,就有人劝“你该吃点枸杞了”。

甚至有一种说法,说长期吃枸杞能修复肝损伤,这让不少人开始每天泡水喝,或者直接嚼着吃。

问题是,真有这么神奇?医学上,这说法靠谱吗?而且,到底哪些人该吃,怎么吃才有用?吃错了,会不会反而伤身?

表面上,枸杞是好东西。这点没错。

枸杞子含有的多糖、胡萝卜素甜菜碱、玉米黄质、维生素C这些成分,确实对肝脏功能、免疫调节有一定的影响。

部分实验室研究发现,枸杞多糖可以减少肝细胞因氧化损伤造成的死亡率,提高肝脏抗氧化酶SOD的水平。

这些数据听起来很诱人,在细胞和动物实验中确实有效果。

但是,有没有在人身上证实?这才是关键。

到目前为止,临床研究还不够多,数据还不够有力。

很多所谓的“修复肝损伤”说法,其实只是实验数据的延伸,没有进入真正的大规模人群验证。

更重要的一点是,肝损伤的成因非常复杂。有药物性的,有病毒性的,有代谢性的,还有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

这些类型的肝损伤,病因不同,机制也不一样。如果靠一种植物成分去“修复”,本身就是误解了医学的基本逻辑。

枸杞确实能参与抗氧化、抗炎、提高免疫调节等过程,但那只是作用之一,它无法决定一个人的肝脏是否恢复。

但也不能一棍子打死。

一些研究者提出一个新思路——从“肝的代谢调节”角度看,枸杞对肝脏的影响也许不是直接修复,而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来间接影响肝功能

这就比较有意思了。2020年一项在《Nutrients》杂志上发表的研究发现,枸杞多糖能促进益生菌增殖,提高短链脂肪酸水平。

这些代谢产物能通过“肠-肝轴”机制影响肝脏的炎症状态,改善肝脏脂质代谢紊乱。

这个研究背后,透露出一个很少人注意的角度:吃进去的东西,真正影响肝脏的,不是它本身,而是它怎么影响了肠道。

这种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可能比直接吃保肝药还稳。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吃了枸杞觉得精神好了、疲劳感下降了,而另一些人完全没有感觉。

菌群结构不同,反应自然就不同。

这个角度也提出一个更大的问题:中老年人如果要靠饮食调养肝脏,可能第一步不是吃枸杞,而是先修复肠道环境。

中老年人常见的肝功能问题往往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尤其是吃得多、动得少、睡得晚、药吃得杂。

这时候靠一味枸杞想“修复肝脏”,是对身体机制的误判。更何况,枸杞不是没有副作用。

它偏温,有一定升阳作用。对于体质偏热、血糖不稳、高尿酸人群,长期大量服用,反而可能诱发其他系统的问题。

特别是糖尿病患者,一天吃几十克枸杞,摄入的糖分不容忽视,血糖控制会受到影响。

还有一些高血压患者,在服用降压药的同时长期吃枸杞,有可能因为药物与枸杞成分的协同作用出现血压波动,这在临床上也有案例。

再说一个不常被提到的观察。

一个临床医生发现,一些长期吃枸杞的老人,血脂控制并没有改善,反而甘油三酯升高,尤其是那些喜欢用枸杞泡酒的人。

这种“自我健康设计”背后隐藏着误区:人们总以为药性温和的东西不会出事,但正是这种“安全感”,让人忽略了剂量和适应证。

肝脏的代谢负担不只是由毒性决定的,也和所有摄入物的总量密切相关。

摄入过多本身就是负担。

从另一个不相关但更深刻的角度讲,肝脏的损伤与修复,其实与一个人对时间和节奏的理解关系更大。

肝脏是一个“节律性器官”,它跟着昼夜节律运作,尤其是夜间合成和修复功能最强。

现代人生活节奏被打乱,晚睡成常态,吃东西没节制,肝的生物钟也随之紊乱。

这种紊乱不是任何补品能解决的。而枸杞即便有效果,也是在这个大节奏下的一粒小沙子。

说到底,真正修复肝损伤的,可能不是吃了什么,而是停下了什么。

不去熬夜,不去透支身体,不去依赖虚假的“修复感”。关于肝损伤这个概念,其实也需要重新理解。

过去医学更多从器官病变角度来看,现在越来越多数据说明,肝脏状态其实更像是一个“生活指标”——它会根据一个人日常的行为做出快速反应。

澳大利亚2018年的一项干预性研究发现,在有轻度脂肪肝的被试中,仅仅通过调整饮食和运动习惯,8周内就能让ALT水平下降40%以上,肝脏回声图像改善明显。

而这些人并没有吃任何保肝药或者补品。

数据清清楚楚地摆在那里。

生活方式才是真正决定肝状态的关键变量。

也就是说,与其天天想着用枸杞修复肝,不如试着调整作息和饮食,才是对肝最直接的修复。

而枸杞,如果用得其所,最多是辅助的一个点缀。

像调味料,不是主菜。有用,但不能当主力。

延伸出一个问题:既然肠道菌群能影响肝功能,那长期服用抗生素是否会间接加重肝负担?答案是肯定的。

抗生素的大量使用确实会破坏肠道菌群的平衡,减少有益菌群,导致短链脂肪酸水平下降,使“肠-肝轴”失调。

这种状态会诱发肝脏的慢性炎症反应,增加脂肪肝、肝纤维化风险。

恢复肝功能,不能只看肝,要看整个身体的生态平衡。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张妍.枸杞的妙用和辨别[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4,(12):46.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知识网 » 长期吃枸杞,能修复肝损伤?医生:中老年人吃,谨记4个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