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知识网 中意知识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用知识 »

钟南山最新预测,本轮新冠何时结束?

近期,新冠病毒再次活跃。中国疾控中心监测表明,新冠病毒感染病例连续10周上升,成为4月-5月初感染率最高的呼吸道传染病。

全国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的新冠阳性率从7.5%升至16.2%;在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新冠阳性率也从3.3%升至6.3%,同样连续多周居首;广东省4月乙类传染病中,报告发病数居首位的是新冠感染,较3月份增幅明显。

连日来,四川、深圳、江西、北京等多地疾控官方社交媒体账号,已陆续发布“新冠卷土重来”等防控消息。

5月1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接受媒体采访介绍,我国这一轮新冠感染仍处在爬坡阶南方地区正在接近高峰。预计本轮感染于6月底前结束流行整体可防可控。

一、此轮新冠病毒传播在全球流行情况如何

钟南山收集了一组数据:从今年3月到5月初,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新加坡、英国、法国、巴西、挪威的监测数据均表示,感染新冠病毒的人数呈现增加趋势。以香港为例,其报告的死亡病例中,83%以上的是65岁以上的人,90%以上的人存在并发症。

二、国内情况如何

5月8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了今年4月(第14周—18周,3月31日—5月4日)的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情况。检测结果显示,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率呈上升趋势,南方省份(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和云南)检测阳性率高于北方省份(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部分阳性率上升较早的省份疫情增幅趋缓。

其中,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从7.5%上升至16.2%,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也从3.3%增加至6.3%。

此外,在第18周呼吸道样本主要病原体核酸检测阳性率方面,新冠病毒在南方省份与北方省份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均排在首位,在15-59岁人群、60岁及以上人群两个年龄组中,新冠病毒阳性率在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也排在首位。

三、流行毒株是什么,有何症状

中国疾控中心4月发布的《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中提到,3月1日至3月31日,全国共报送4381例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基因组有效序列,均为奥密克戎变异株。主要流行株为XDV系列变异株。

根据其传播能力判断,它还将作为主流变异株流行一段时间。其早期症状表现为发烧、头疼、全身疲劳、嗓子疼。但这一次临床反映,刀片嗓的症状更明显一些,另外咳嗽也多一些。

四、为何近期阳性率升高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解释称,一方面是很多人距离上次感染已有半年甚至一年以上,自然感染产生的抗体逐渐减弱或消失;另一方面是病毒持续变异,尤其是奥密克戎毒株的XDV亚分支NB.1.8.1,其免疫逃逸能力明显增强。

需要注意的是,此次反弹不是突如其来的新疫情,而是常规流行节奏中的一次小高峰。数据显示,本轮新冠小高峰尚未达到去年21.1%的峰值,中国疾控中心此前预计,4至5月的疫情波动不会超过2024年夏季,引发规模性疫情的可能性较低。

五、什么时候结束

李侗曾预计,本轮疫情或于5月下旬达到顶峰。“目前北方部分省份新冠病毒阳性率已开始下降,中部一些省份增长趋缓,南方地区虽然还在上升,但根据其他地区的趋势判断,应于5月下旬达到高峰。”

“我们有一个预测模型,用于研判疫情形势,预计6月底左右结束流行,现在处于爬坡阶段,将逐步接近高峰。”钟南山说。

六、哪些人群是高危人群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提及,具有以下特征或基础疾病的人群,发生新冠感染时住院和死亡风险更高,是新冠重型/危重型高危人群,包括:大于65岁,尤其是未全程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者;有心脑血管疾病(含高血压)、慢性肺部疾病、糖尿病、慢性肝脏、肾脏疾病、肿瘤等基础疾病以及维持性透析患者;免疫功能缺陷;肥胖(体质指数≥30);晚期妊娠和围产期女性;重度吸烟者。

其中,老年人仍是本轮新冠要重点防护的人群,对于部分65岁以上且有基础病的老年人来说,存在一定危险,建议感染者要在48小时内尽快服用特效药,如来瑞特韦、先诺特韦和民得维等,避免发展成为重症。

七、是否会出现季节性流行或者大小年的情况

上海市疾控中心专家表示,新冠病毒感染的流行高峰没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而是与人群抗体水平有关,本轮新冠小高峰距上一波高峰已近一年,很多人体内的新冠抗体水平已经下降。

钟南山认为,从病原学角度来说,新冠病毒为了生存会减少致病力,但未来能否“流感化”,现在还不能作出判断。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新冠病毒不会消失。

八、新冠病毒与流感是否会同时感染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疑难感染病中心主任彭劼表示,新冠病毒或流感有同时感染的可能,但这种情况较少,不常见。在新冠病毒和流感同时流行的情况下,如出现症状,仍需要进一步检测到底是新冠还是流感,再进行针对性地治疗。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感染病中心首席专家蔡卫平建议,若出现发热、咽痛、全身酸痛等症状,可先自测新冠抗原,阳性尽早服用抗新冠药物,阴性可考虑抗流感治疗。

九、如何预防?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议公众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一是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或手肘遮住口鼻;注意手卫生,避免用不洁净的手触摸眼、鼻、口,以减少病原体传播风险。

二是倡导健康生活方式。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休息,增强身体免疫力。出现发热、咳嗽或其他呼吸道感染症状时,与人接触要佩戴口罩,保持室内良好通风;根据需要及时就医。

三是科学佩戴口罩。在就医过程中需全程佩戴口罩;在人群密集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飞机、火车、地铁等)时建议佩戴口罩,尤其是老年人和一些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减少感染风险。

四是积极主动接种疫苗。免疫力较弱人群(如孕妇、低龄儿童、老人及慢性病患者等)应根据疫苗接种指引接种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相关疫苗。

五是当前出国旅行的比较多,请大家合理安排时间,及时、提前了解并注意目的地的疾病流行情况。另外,长途旅行、长时间乘坐密闭的交通工具,如飞机、火车等,建议佩戴口罩,特别是老年人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

来源:医学界

首个药糖尿病干细胞疗法上市在即

中国,走出一个全球First in class

mRNA 肿瘤疫苗,中国力量快速崛起

医药巨头裁员,愈演愈烈

又一巨头栽了,GSK 6.25亿项目折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知识网 » 钟南山最新预测,本轮新冠何时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