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 王鹤静)5月23日,第十二届富国论坛在苏州召开。本届论坛以“重估·重构·重燃——AI驱动下的中国资产价值跃迁”为主题,汇聚国内顶尖专家学者、来自券商的首席经济学家和首席分析师以及来自富国基金的资深基金经理,前瞻全球秩序变局、把脉AI产业趋势、共议资产配置、展望行业投资机会。
在本次富国论坛主论坛主题演讲环节,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名誉院长、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谭建荣表示,信息技术革命正深度重构投资逻辑,未来希望AI产业能够做到重估、重构、重燃,使人工智能技术跟其他产业更好地融合起来,推动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由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
第十二届富国论坛第一场圆桌聚焦“宏观锚点与资产配置”。华创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表示,中国政策储备充足,金融市场波动率将低于经济数据波动。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强调,抢出口以及工业生产的韧性是短期的确定性抓手,而中长期视角下,中国货币政策有望优先发力,通过释放流动性应对外部的不确定性。广发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刘晨明表示,黄金是美元信用弱化的“终极对冲工具”,而创新药出海与AI硬件渗透率提升是科技主线核心。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启尧表示,在全球,中国资产是更具优势的一类资产选择,其中科技赛道需聚焦AI应用从上游开始往中下游扩散的投资机遇。
与会嘉宾一致将科技与红利列为年度投资主线。刘晨明建议关注低波红利与创新药出海;张启尧看好AI下游应用及服务消费的“双阶升级”。申万宏源研究所所长王胜表示,经历过去几年赚钱效应的调整,权益资产未来有望呈现长期上涨趋势,行业层面来看,他关注港股互联网龙头与无人驾驶。李超总结称,红利资产提供防御底线,AI、智能驾驶等新质生产力代表长期进攻方向。
第二场圆桌论坛以“中流击水,基金投资势与道”为主题。富国中小盘精选基金经理曹晋表示,外需型企业需加速国际化布局,分散产能并提升产品力,龙头公司或迎竞争格局优化;内需企业则应聚焦刚性需求与创新升级。富国价值优势基金经理孙彬强调,中国制造业韧性强,出海企业长期优势显著。富国新材料新能源基金经理徐智翔提出,中国供应链优势不可替代,企业需从“制造出海”转向“品牌出海”,提升附加值。富国稳健增强基金经理俞晓斌回溯2018年经验表示,外向型企业已通过全球化分散风险,当前应对更趋理性。
徐智翔表示,AI发展分为感知AI、生成式AI、智能助理AI、物理AI四阶段。今年DeepSeek的横空出世代表着AI应用进入落地元年,往后看,智能助理AI方向更关注AI眼镜等可穿戴设备,物理AI方向则更关注智能驾驶和人形机器人。曹晋分析,AI硬件资本开支仍处深水区,从长期来看,中国在AI应用上的空间广阔。赵伟从医药视角指出,创新药企通过全球化授权打开市场空间,政策引导与商业化能力缺一不可。
立足当下,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正在加速推进。展望未来,在公募基金行业深化改革的政策指引下,富国基金表示,公司将继续聚焦专业投资能力的提升,助力投资者在全球变局中捕捉确定性机遇,为中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注入专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