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知识网 中意知识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用知识 »

护肾先锋 | 这项血脂升高,您关注了吗?

【护肾先锋】王立新教授为您科普早期筛查、早期诊断及早期采用中西医结合手段治疗慢性肾脏病、预防并发症的科学办法。早一步发现与干预,多一份生机与治愈!

本期作者

这项血脂升高,您关注了吗?

PART.01

甘油三酯是什么?

甘油三酯是血脂中的一种类型,俗称脂肪,我们炒菜用的植物油、动物油及肥肉的主要成分都是甘油三酯,理想水平<1.7mmol/,轻度升高1.7-5.6mmol/L;重度升高>5.6mmol/L。

PART.02

甘油三酯升高的原因?

1.遗传因素:是藏在基因里的“定时炸弹”,这种情况难以预防,只能予以药物治疗。

2.饮食不当:是高糖高脂的“甜蜜陷阱” ,蛋糕、炸鸡等食物中的精制糖和饱和脂肪会刺激肝脏合成更多甘油三酯。

3.久坐不动:为代谢的“减速带”,缺乏运动会导致脂肪分解减少、甘油三酯如同“积压的货物”堆积在血液中,每天久坐超过8小时的人群,甘油三酯异常风险增加1.5倍。

4.代谢综合征:肥胖与糖尿病的“帮凶”,腰围超标(男性≥90cm,女性≥85cm)的肥胖人群,常伴随胰岛素抵抗,此时身体无法有效利用葡萄糖,转而将多余能量转化为甘油三酯储存。

5.酒精摄入:为肝脏的“隐形杀手”,酒精会抑制肝脏分解脂肪的能力,一次酗酒即可导致甘油三酯飙升,长期饮酒者中60%存在血脂异常。

6.其他原因:一些疾病也可引起甘油三酯升高,如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糖尿病控制不良、肾病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另外长期大量使用利尿剂和糖皮质激素也可以导致甘油三酯升高。

PART.03

甘油三酯升高的危害?

1.重度高甘油三酯血症可诱发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具有发病年轻化,合并症较多,病情进展快等特点。

2.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一样可增加心血管动脉粥样硬化。

3.加剧肾动脉粥样硬化,加速肾损伤。

4.通过脂质沉积、激活炎症通路,造成足细胞凋亡、肾小球硬化、肾小管细胞损伤和凋亡。

5.体检人群分析发现,高甘油三酯血症相较于其他血脂指标,随访6年后发展为CKD的风险最大。

6.慢性肾脏病伴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患者存在肾小球滤过率下降30%的风险。

7.慢性肾脏病患者中,高甘油三酯血症可增加冠心病风险51%,增加死亡风险11%。

PART.04

如何应对甘油三酯升高?

1.生活方式干预

(1)饮食:每日烹调油<25g,用橄榄油替代动物油;主食增加荞麦、燕麦等粗粮占比。

(2)运动:每周5次快走/游泳,每次40分钟(消耗300大卡可降低甘油三酯20%)。

(3)限酒:男性每日酒精≤25g(约啤酒750ml),女性减半 。

2.药物治疗

(1)贝特类药物(如非诺贝特):针对重度升高(>5.6mmol/L),可快速降脂。

(2)Omega-3类药物:是被指南广泛推荐的降甘油三酯的药物,疗效明确且具有抗炎、降蛋白尿等多效性获益。

特别注意:与他汀类药物联合使用、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药物剂量,避免横纹肌溶解等副作用!

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肾内科

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肾内科为全国优秀中医肾病重点专科、全国中医肾病临床研究基地,科室致力于运用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各种肾脏疾病,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早中晚期慢性肾脏病中西医结合防治中心。

科室配备病床25张,透析室23张,医护人员40余人,在学术带头人杨霓芝教授、刘旭生教授及学科带头人王立新主任带领下,科室大力弘扬传统中医药文化,积极开展中医专科建设,将中医药和现代先进的诊疗技术结合,突显了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优势,提高了整体疗效水平。

科室为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免疫性肾病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主攻病种为IgA肾病、狼疮性肾炎、膜性肾病等免疫性肾病,年出院患者1300人次以上,年透析台次1.4万以上,腹透置管近500人次,维持随访300余人。经过数十年的临证积累了丰富的中西医诊治经验,收治了来自全国各地尤其一些疑难肾脏病患者,收到良好疗效。

初审 | 卢悦明

审核 | 王军飞

审定 | 陈佳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知识网 » 护肾先锋 | 这项血脂升高,您关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