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知识网 中意知识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用知识 »

原创 路易十四到底有多臭?十米开外臭到令人作呕,他为何一生不洗澡?

在位长达72年,路易十四被誉为“法国版乾隆皇帝”,凭借着自己的智慧与努力,成功将波旁王朝的统治推向了巅峰,成为西方历史上的一位伟大帝王。绝对君主制的建立和波旁王朝的繁荣,使得路易十四在后世被尊崇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国王之一。

这位使法国成为欧洲霸主的传奇君主,被誉为“凡尔赛宫的鼻祖”,然而他却有着一项令人惊讶的怪癖——一生仅洗过7次澡。甚至连他的情人蒙特斯班侯爵夫人也曾直言他“太臭了”。不洗澡的“太阳王”背后又藏着怎样的故事呢?

1643年5月,法国国王路易十三在一次骑马时不慎落水,因肺炎去世,年仅四岁的小路易十四继位为国王。由于路易十四年纪尚小,他只能被视为“傀儡天子”。此时,路易十四虽然继承了王位,但还不足以掌握政权,整个国家的大权落入了安娜太后的手中。

然而,这只是表面上的现象。真正的实权掌控者是当时的宰相马扎然,他不仅在政治上占据要职,还与安娜太后有着私情。在三十年战争的关键时刻,马扎然与金融家们勾结,给予他们征税特权,换取金钱上的支持。为了最大化自己的利益,这些包税商不断加重税负,最终激怒了贵族和普通百姓。

1648年8月26日,巴黎爆发了武装起义,这场暴乱史称“第一次投石党运动”。当时,路易十四和安娜太后被迫逃往巴黎郊区,躲避愤怒的民众。在逃亡的一段时间后,孔代亲王率军成功将他们救出。但好景不长,孔代亲王因未能得到马扎然的职务而心生怨恨,他联合部分不满宫廷的贵族发起反叛,第二次“投石党运动”爆发,路易十四再次沦为流亡国王。

直到1652年,孔代亲王的暴政使得他失去了民心。内斗严重使得百姓对统治失去了信任。最终,路易十四与安娜太后于同年年底重新入主巴黎,结束了流亡生活。

1661年3月,马扎然去世。经历过暴乱和流亡的路易十四,内心深处深知掌握实权的重要性。24岁的他决定亲政,不再任命宰相。逃亡经历让他更加坚定集权的信念,凡尔赛宫的建设便是他集权策略的重要一步。他将贵族召集到宫廷,要求他们一同居住在凡尔赛宫内,这样,贵族们便无暇管理各自的封地,逐渐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从而削弱了贵族的力量。

不仅如此,路易十四还亲自推行重商主义,发展经济,并向各省派遣中央人员担任“司法、警察”职务,牢牢掌控着地方的军队调度权。他扩大了官僚队伍,强化了官僚体制,成功打造了一个以他为核心的专制王国。这一系列措施极大地扭转了波旁王朝岌岌可危的局面,使法国的国力得到了显著增强。此后,法国在法荷战争中轻松击败荷兰,成为西欧的霸主。

尽管路易十四在政治和军事上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他却有一个不为人知的怪癖——他不爱洗澡。记录显示,路易十四在77年的统治期间,竟然仅洗过7次澡,甚至有人说他一生都没有洗过澡。虽然这些说法的真实性无法考证,但足以说明他对洗澡的抵触情绪。

路易十四之所以不洗澡,并非因为他繁忙的政务或无法洗浴,而是与当时的宗教信仰有关。16世纪的欧洲,洗浴文化已经十分流行,许多地方甚至设有公共浴场。但在天主教的教义中,洗澡被视为对灵魂的亵渎,认为洗澡会“污染”灵魂。于是,路易十四作为虔诚的天主教徒,自然不愿违反宗教戒律,认为不洗澡才是表现对上帝虔诚的方式。只有在特殊情况下,他才会勉强洗浴。

此外,黑死病在欧洲肆虐,这加深了人们对洗澡的恐惧。许多医生认为,洗澡会导致皮肤放松,毛孔张开,进而使细菌和瘟疫进入体内。为了避免感染,路易十四自然更加抵触洗澡。

随着香水的发明,路易十四便开始依赖香水掩盖体味,每日必用。然而,长时间不洗澡的体味很难完全被香水掩盖,蒙特斯班侯爵夫人曾形容他“十米外臭气熏天”,也由此可见路易十四身上的特殊气味。

尽管路易十四被后人戏谑为“不讲卫生”的国王,但考虑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他的行为也显得不无道理。无论如何,路易十四凭借着非凡的才智和政治手腕,将波旁王朝从危机中拯救出来,带领法国走向强盛。即便他对卫生不够重视,但他对国家的贡献和领导才华,才是真正值得人们铭记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知识网 » 原创 路易十四到底有多臭?十米开外臭到令人作呕,他为何一生不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