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补土】脾胃好,百病少;好脾胃,食疗养。自然的产物是最适合脾胃的“补品”。广东省中医院卢传坚教授教您善用生活中唾手可得的材料,当自己的“调养师”。
要说夏天里什么小菜最开胃,当数江南地区的“夏至三鲜”:头刀韭,紫皮茄,白荷尖。都说白荷吃藕,红荷吃莲,夏至前后的白荷花开得正艳,而水底下的藕虽然还没成熟,却也生成了另外一种时令美味--藕尖。
俗话说“伏天饭,难下筷”。随着气温升高,人们的胃口也变得愈发挑剔:油腻荤腥一概不想碰,只有那些清甜水润的食物才能调动几分食欲。此时此刻,脆爽可口的藕尖可谓是“及时雨”:咬一口满嘴甘甜,不仅干涸的胃腑得到滋润,这道“水中嫩参”还能缓解夏季特有的疲倦感。
青春嫩藕
藕尖可以看作是刚刚萌芽的莲藕,正处于“青春年少”的它水分充足,因此白脆胜雪梨,又带着莲花特有的清香。这种美味只在初夏时节短暂现身,一旦错过,它就会慢慢成长为粉糯带丝的莲藕,真可谓“稍纵即逝”。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藕尖味道甘美,性质平和,如同莲藕一样具有养阴生津的效果。但作为嫩芽,它又多了一份生机勃勃的力量,开胃醒脾的功效更胜一筹。
苦夏抗乏
“苦夏”难捱,除了食不知味,更难受的是每天都好似“懒虫上身”,干什么都觉得累,提不起劲儿来。在中医看来,这是因为暑热消耗了人体气阴,就像一棵被晒蔫了的小草,四肢发软,头也抬不起来。
应对这种“夏乏”,除了“补水”以保持津液的充盈,还得适当调动人体的清气上行,这对于恢复脾胃运转、解除疲乏而言至关重要。而藕尖不仅益阴生津,它作为嫩芽的生发之性还能“唤醒”困顿的胃气,激活食欲。
这份夏至餐桌上的鲜甜,或许正是消除“苦夏”之苦的天然妙法。
初审 | 庄映格
审核 | 王军飞
审定 | 陈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