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阳气旺盛,万物蓬勃生长,但老年肿瘤患者却常因疾病消耗、治疗副作用或年龄增长,处于“正气亏虚”的状态。中医经典《黄帝内经》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原则,强调夏季是扶助阳气、调整体质的关键时期。
结合现代肿瘤学观点,河南省肿瘤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河南医院)中西医结合科的专家为老年肿瘤患者整理了一份简单易行的夏季养生方案,助您安然度夏,增强体质。
【夏季养生核心:顺应天时,调养身心】
1、养生“总纲”:早睡、防晒、心要静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描述夏季“天地气交,万物华实”,河南省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主任医师刘怀民解释,老年肿瘤患者夏季养生宜调神静心、防情志过激,饮食清补祛湿,起居顺应天时,养阳护体以度夏。需注意以下三点:
夜卧早起:夏季昼长夜短,建议22:00前入睡,6:00左右起床,避免熬夜耗伤阳气。
适当晒太阳:清晨或傍晚阳光温和时,可外出散步10-15分钟,但肿瘤患者需避开10:00-15:00的强紫外线时段。
保持情绪平和:夏季易烦躁,肿瘤患者需避免“暑热伤心”,可通过听音乐、冥想等方式舒缓情绪。
2、“心主夏”:夏季养心是关键
夏季对应中医的“心”,心为阳中之阳,主血脉。肿瘤患者需注意养心阳、调气血:
养护心阳:避免过度贪凉(如空调温度过低、冷饮过量),以防损伤心阳。
调和气血:肿瘤患者常伴有血瘀证,夏季可适当食用活血化瘀的食物(如山楂、红枣)。
3、“暑湿相搏”:防湿邪,护脾胃
夏季高温多雨,老年肿瘤患者易出现“苦夏”症状(如食欲减退、肢体困重、大便溏稀)。需注意:
饮食清淡:多吃健脾祛湿的食物(如薏苡仁、冬瓜、绿豆)。
避免久居潮湿环境:保持室内干燥,勤换衣物,尤其是腋窝、腹股沟等部位。
【老年肿瘤患者夏季特色养生方案】
河南省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副主任医师李华华介绍:“老年肿瘤患者夏季养生要特别注意‘扶正祛邪’,既要补充正气,又要避免暑湿伤身。”同时,他为老年肿瘤患者量身定制了五大特色养生方案:
1、食疗养生:清补结合,辨体质施膳
○ 通用原则
清淡易消化:以蒸、煮、炖为主,避免油炸、辛辣。
少量多餐:每日5-6餐,每餐七分饱,减轻脾胃负担。
补水补电解质:每日饮水1500-2000ml(心肾功能正常者),可适量饮用淡盐水或柠檬水。
○ 体质食疗方
○ 经典药膳推荐
黄芪党参猴头菇汤:黄芪15克+党参15克+猴头菇1个,适合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者。
五红汤:红豆30克+红皮花生15克+枸杞10克+红枣3枚(去核)+红糖少许,补血不留瘀。
2、养生茶饮:解暑抗癌两相宜
○ 缓解放化疗不良反应
双花饮:金银花3克+菊花3克+甘草1克,适合头颈部放疗后口干者。
乌梅甘草汤:乌梅5枚+甘草3克+冰糖少许,缓解化疗后恶心。
○ 辨证茶方
气虚汗多:西洋参片3克+麦冬5克。
失眠焦虑:酸枣仁10克(打碎)+柏子仁5克。
下肢水肿:玉米须15克+茯苓皮10克。
注意:茶饮需咨询医生,避免与药物相互作用。
3、穴位保健:居家简易疗法
○ 夏季必按三大穴
内关穴(腕横纹上2寸):缓解恶心、心悸。
足三里(犊鼻下3寸):增强免疫力,改善食欲。
三阴交(内踝尖上3寸):调节内分泌,助睡眠。
○ 艾灸注意事项
阳虚者可温和灸关元穴(脐下3寸)5分钟,但血小板低下者禁用直接灸,皮肤放疗区域禁止艾灸。
4、运动养生:动静结合,量力而行
○ 最佳运动时段
清晨6:00-7:00或傍晚18:00-19:00,避开高温时段。
○ 推荐运动方式
八段锦:重点练习“调理脾胃须单举”“两手托天理三焦”。
散步:每日3000-6000步,分次进行。
呼吸操:腹式呼吸(吸气4秒-屏气2秒-呼气6秒),缓解焦虑。
○ 风险防范
骨转移患者避免扭转、跳跃动作。
留置PICC管者注意上肢活动幅度。
5、作息调理:天人相应,科学起居
○ 24小时养生时刻表
○ 空调使用原则
室温维持在26-28℃,避免直吹头部、关节。
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老年肿瘤患者注意“三防”】
防脱水:观察尿色(应呈淡黄色),若尿色深黄需及时补水。
防低钾血症:适当补充含钾食物(如香蕉、紫菜),但需咨询医生。
防皮肤感染:勤换衣物,保持腋窝、腹股沟等皱褶部位干燥。
【专家简介】
刘怀民
中西医结合科主任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河南省肿瘤中西医结合诊疗中心主任,河南省恶性肿瘤中西医转化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中原医疗卫生领军人才、河南省中医药突出贡献专家、河南省中医药学科领军人才。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中医药分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肿瘤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老年病分会常委,CSCO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中西医整合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河南省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南省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李华华
中西医结合科 副主任医师
全国第七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河南省首批中医药青苗人才代表性传承人,王琦书院河南分院首批培养人才。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理事,中国抗癌协会中西整合膀胱癌专委会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肿瘤专委会委员,河南省康复医学会名老中医传承创新分会常委,河南省肿瘤整合及姑息疗法专委会委员。主持省厅级课题4项,参与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
(李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