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光曲是中国电影史上一部非常著名的影片,由蔡楚生编导,于1934年在上海公映。这部电影是中国早期有声电影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电影。它讲述了沿海渔民的悲惨生活和命运,反映了社会不公与人民疾苦,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该片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也有独到之处,如运用了大量的自然风光镜头,以及对人物情感细腻入微的刻画,使得影片不仅是一部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同时也是一幅美丽的海景画。渔光曲的成功,为中国电影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并且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电影人。
1934年公映的影片《渔光曲》( )
A.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
B.结束了中国电影无声的历史
C.是中国第一部获国际荣誉的影片
D.主题曲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C.是中国第一部获国际荣誉的影片
解析
1935年2月,《渔光曲》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电影节上获得“荣誉奖”,成为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从而使本片编导蔡楚生一跃而成为世界性的电影艺术家。其它几项,1905年由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1931年,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拍摄成功,结束了中国电影无声的历史。电影《风云儿女》的插曲,即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唱遍大江南北,后来成为我国的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