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知识网 中意知识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生活 »

2025古诗词鉴赏:古诗词画面描绘

#2025春季开学季#

古诗词画面描绘

考点穿透

[题目形式]

1)展开想象,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优美的意境。

2)诗歌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应对策略]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

发挥想象和联想,展开诗歌所描绘的画面,这种题型,是在考察学生翻译能力的同时,更考察学生“借题发挥”的想象力。对比翻译,我们会发现始终不变的部分是诗句所涉及的对象,从语文语法上来说就是主语和宾语,然后可以发挥的地方就是修饰部分,修饰主语、修饰谓语、修饰宾语的部分,有时可以加上一些恰当的补语,使整幅画面更具真实感,有时从整首诗歌来看,还可以加上一些背景的铺陈,这些都建立在学生对这首诗有比较正确的了解的基础上。还有一点,此题型很考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尤其是文采的功底。

名师点睛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古代诗歌鉴赏之描绘画面解题技巧

【常考题目形式】

(1)展开想象,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优美的意境

(2)诗歌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3)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某两句展示的画面,展开合理想象。

【应对策略】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

【解题方法步骤】

(1)找出诗歌里面出现的意象(一般是名词)列出来并据修饰它的词语解释意思?

(2)这些意象联系起来,描绘了一幅怎么样的面?

(3)这个画面染了什么气氛,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四、答题格式

的氛围,表现了诗人…的情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的画面,营造了一种

典例在线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考语文真题】赏析《观沧海》,完成下面小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1. 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水何游澹,山岛竦峙”的画面。

【答案】

11. 示例:茫茫的大海上碧波万顷,一望无垠,只有脚下的山岛高高地耸立在海心。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画面的描述。解答此题,所描述的画面要符合诗歌内容,抓住诗句中的具体意象,加上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对诗句内容进行生动形象描述,使之呈现“画面感”。此句意为:海水多么宽阔浩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

抓住“水、山岛”等景物,描绘出浩荡壮观的景象。

示例:在这水波摇动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

【四川省达州市中考语文真题】古诗词阅读(5分)

【甲】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乙】望江南·超然台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城北,苏轼在密州做地方官时建。②新火:唐宋习俗,清明节前两天起,禁火三日,节后另取榆柳之火称“新火”,③新茶:指清明节前采的茶,即明前茶。

9. 请发挥你的想象,描绘甲诗“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所呈现的优美画面。

【答案】

示例:举目四望,山林间到处是一片秋色,远处的山野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10. B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画面描述,要先把诗歌的语言转换为一般的口语,把古诗换成现代白话文。然后再对其进行润色和加工,用优美的言辞将其叙述出来就可以了。语言一定要生动,不能仅仅是翻译,要进行合理的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动人的意境。此题一定要把夕阳斜照、秋景萧瑟的景象描绘出来。

示例:一望无际的树林都染上了暮秋时分憔悴枯黄的颜色,连绵起伏的群山在夕阳的映照下都染上了萧瑟的暮光。

【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语文真题】诗歌阅读(5分)

长相思·雨

[宋]万俟咏

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

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

[注]①长相思,词牌名。②道,知。

9. 运用想象,描绘“窗外芭蕉窗里灯”的画面。

【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描绘画面的能力。用自己的话描述某句诗中的画面,一定要在正确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适当添加自己合理的想象与联想,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画面即可。句意是:窗外雨中的芭蕉和屋里的油灯。据此,展开合理的想象描写诗人雨夜孤灯相伴,独坐室内听窗外雨打芭蕉的景象,来作答。

【点睛】参考译文:

雨滴声声,报时的更鼓声一遍又一遍,窗外雨中的芭蕉和屋里的油灯,此时似乎也变得多情起来,安慰孤独的我。好梦难成,心中遗憾难平,窗外的雨可不管忧愁的人喜不喜欢听,仍是不停地下着,雨滴一直滴到天明才停了下来。

【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题《云山图》二首

沈周

(一)

看云疑是青山动,

谁道云忙山自闲。

我看云山亦忘我,

闲来洗砚写云山。

(二)

侵晓溪山半是云,

草堂亦许白云分。

故人到此云相接,

欲去还须云送君。

【注】①沈周,长洲(今苏州)人,明代绘画大师,工诗善画。

8. 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侵晓溪山半是云,草堂亦许白云分”所表现的画面。

【答案】

抓住诗句中“白云”“溪山”“草堂”等景物,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摹,表现宁静、幽美的特点。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画面的描绘。

“侵晓溪山半是云,草堂亦许白云分”抓住诗句中“白云”“溪山”“草堂”等景物,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摹,表现宁静、幽美的特点。

示例:早晨,溪山里一半是云,云雾缭绕,朦朦胧胧,草堂在朦胧云雾中,若隐若现,远远望去,仿佛白云和草堂主人各占了草堂的一半。

【内蒙古赤峰市中考语文真题】漫步古诗苑,欣赏一首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题稚川山水

【唐】戴叔伦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注:戴叔伦,唐代诗人,此诗作于作者宦游途中。

(1)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本诗的写景,着墨不多,颇似元人简笔写意山水,富有意趣。

B.艺术的灵感往往来自错觉,这首诗便是如此。如果按因果关系,行人在发现“隔水青山似故乡”之后,才有“无限秋风思”,三四句却予以倒置,颇具匠心。

C.诗人憩息于“松下茅亭”,放眼亭外,在水天背景上,那“汀沙云树”像在清水中洗浴过一样,给人以舒畅之感,一个“凉”字就传达了这种快感。

(2)请你把“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的画面描述出来。

【答案】

(2)在酷热的五月仲夏傍晚时分,憩息茅亭中,只感到清幽的凉意阵阵拂来,又怎不感到痛快。再纵目远眺,那江中汀洲的白沙,那云烟缭绕的绿树,都映照在苍茫暮色里。

【解析】

考查的是对诗歌画面的描绘。解答此题,首先要抓住诗中描写的景物及其特点,然后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用具体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一二句,描画“行人”傍晚小憩于茅亭的所见,也是对山水的点染。作为一个赶路的宦游人,在“五月”仲夏的暑热中整日跋涉,直到傍晚才突然发现一个“松下茅亭”,岂不喜出望外;憩息亭中,只感到清幽的凉意阵阵拂来,又怎不感到痛快。一个“凉”字写出了当时的天气情况是凉爽宜人,写五月松下的茅草亭里却凉爽宜人;“汀沙云树晚苍苍”一句写了两种景物,一是“汀沙”,即江中汀洲的白沙,一是“云树”,远处云烟缭绕的繁茂树林,这是诗人纵目远眺看到的景色。特点是“晚苍苍”,写出了汀沙云树在暮色映照下显得一片苍茫的情景。据此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即可。

示例:五月,松下的茅草亭里却凉爽宜人,让人感到无比惬意,白沙覆盖的汀洲和远处云烟缭绕的繁茂树林融入了暮色,呈现出一片苍苍茫茫。

【北京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饮酒(其五)》,完成下面小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9. “心远地自偏”一句中的“心远”意指远离俗世生活。依据这首诗的内容,你认为诗人理想的生活场景是怎样的?用自己的话描述。(不得抄写原文)

【答案】

示例:在南山下的几间草屋中隐居,悠闲地漫步在庭院中的菊花从里,随意地采摘几朵。偶然间抬起头来,看那夕阳西下,雾气在山峰间缭绕,让人心旷心怡。鸟儿结伴回到巢穴,使人倍感温馨。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描述。

这首诗,写出了作者理想中的生活场景,作者沉醉其中,自得其乐。可根据“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进行扩展,结合诗句含义以及作者情感,加入适当的修饰成分呈现画面即可。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思是:秋日里,诗人来到庭院东边的篱笆下,弯下腰一朵一朵地采摘着菊花,菊香飘逸扑鼻,好不惬意。不经意间,诗人抬起头来,远处的南山尽收眼底,多么悠然自得啊!“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意思是: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美好好,日暮的岚气,若有若无,浮绕于峰际;成群的鸟儿,结伴而飞,归向山林。

【江苏省淮安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4. 请发挥想象,用生动的文字描写“水面初平云脚低”句的画面。(60字以内)

【答案】

4. 示例:水面刚与湖岸齐平,波光荡漾。层层白云同水波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画面的描绘。

解答此题需要结合诗句的意思“湖水涨湖时刚好与堤齐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阅连成一片”,抓住早春景物的特点,再加上自己恰当、合理的想象进行描绘即可。

示例:湖水刚刚开始上涨,与湖岸平齐,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知识网 » 2025古诗词鉴赏:古诗词画面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