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角的老槐树旁,蓝布篷下,一个修鞋摊静静地扎根于此。摊前小桌上,修鞋工具错落有致,一旁的铁盒里放着几支画笔,在这一方天地里,似是闯入的精灵。
摊主老陈见我走近,脸上露出憨厚的笑容,接过我手中的鞋子,查看需要修补的地方。
等待的时间,我打量起四周。只见蓝布篷内侧,几幅画若隐若现。那是街边老槐树的风姿,是行人匆匆的剪影,还有夕阳余晖下小巷的景致。老陈见我凝视,笑了:“画着玩的。”
“您这鞋跟磨得厉害,下次走石板路可得悠着点。”说话间,老陈已将鞋修好,递给了我。
手里没了活,他便从铁盒里取出一支画笔,在纸上勾勒起来。他眼神专注地画着。那笔触,或轻如羽翼点水,或重似浓墨落砚,或急若骤雨敲窗,或缓如溪流漫石。颜色晕染开来,恰似阳光在纸面跳跃,绘出老槐树的神韵,光影交错间,仿佛整个世界都静止了。车水马龙的喧嚣,行人的谈笑声,皆被隔绝在外,画笔微颤,似与风声私语。
我不禁感叹:“画得真好!”老陈抬头,笑容腼腆。交谈中,我得知,他对于绘画的热爱,缘于儿时的美术课,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了一幅美景,让他心驰神往,画画的种子从此在心底种下。可因家境贫寒,他年轻时扛过水泥袋,捡过废笔头,但手中始终攥着一支笔。后来摆修鞋摊,他便在等待顾客的闲暇,拿起笔,绘身边之景,述心中之情。
一边是修鞋的营生,维系着生活的烟火;一边是对绘画的热爱,用斑斓色彩勾勒出心中的诗意。蓝布篷下的画作,似星辰点点,照亮这小小修鞋摊,照亮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柴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