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知识网 中意知识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生活 »

广安解读|贵州写生画稿30余帧

乙巳暮春,烟霞初霁。蒙许钦松主席雅召,随国家画院采风团入黔,游艺八日。自安顺黄果树始,辗转黔西南万峰林,继赴铜仁梵净山,终抵黔东南镇远古镇。黔地山水之奇崛,草木之灵秀,若造化执巨椽挥洒,云蒸霞蔚间吞吐大荒。

吾侪负笈行吟,履巉岩,涉清湍,采山岚以濡墨,掬涧月以调朱。苗寨竹楼闻芦笙幽咽,布依火塘品蕈菌辛香。积画稿盈箧,得诗数十章,行囊虽轻而胸次峥嵘。

接下来将创作感受与大家分享:

第一站:我们来到了黄果树。艺道同行合影。

写生,即是烟云供养,感受山林气息、吸收大自然的精华,但如何能转化为写意,创作出形而上的作品,这是难点。

撰《烟云供养黄果树》

银河倒泻挂青穹,素练横飞百丈雄。

珠雾侵衣生沆瀣,雷呜裂石走丰隆。

四时浩荡流今古,千载苍茫仰德风。

欲借烟云供笔砚,心澄自在水声中。

在黄果树瀑布下犀牛潭畔,设棋局对弈,颇有古风。

撰《对弈犀牛潭》

一瀑天河裂碧穹,

烂柯声叠鼓鼙中。

仙人袖手忘机处,

经纬浑如掌上风。

(这是一帧用墨极淡、极简的作品)/

黄果树之铁索桥

撰《黄果树珠联壁合瀑布歌》

谁移蓬岛落天涯,星斗垂檐泛月槎。

裂石银丝千嶂立,青藤织锦万山花。

珠帘玉洒成新瀑,铁锁虹飞补断霞。

石上流年三百转,苔痕犹记洛神裟。

水云深处藏龙窟,松柏寒时起鹤嗟。

忽见垂虹通涧底,方知元气孕丹砂。

空潭影散星辰碎,虚谷声传钟磬遐。

莫问清流何处去,空山无住即吾家。

撰《朝天洞瀑布》

谁持玉带挂云根,

溅落珠玑万壑喧。

幸有诗俦同驻足,

闲听山水说尘痕。

《天星桥水上石林》

天工开物镇宁西,

鬼斧何年凿碧溪。

水抱奇峰峰抱水,

石生幽树树生迷。

云移客影惊猿鹤,

苔印屐痕留陌蹊。

疑入武陵人不见,

心篙撑破夕阳低。

《水上石林》

石能抱水水环岑,

蕉鹿林深竹影侵。

小坐方知蝉定力,

一峰飞白是云心。

《黄果树探源》

寻源何必问鸿蒙,

曲涧幽泉一脉通。

跌到断崖成粉碎,

始知身在大空中。

在黄果树山水烟云供养,灵魂得到一次洗礼。对“空”的理解得到升华。——当激流在断崖前粉身碎骨时,方悟得自身本就存在于浩瀚虚空之中。

第二站:我们辗转来到黔西南之“万峰林”。

明代地理学家、文学家徐霞客曾到此地感慨: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地峰成林。

(调侃:远看群峰,一堆馍头)

撰《万峰林夕照》

霞客遗踪四百年,

推窗万笏到尊前。

残阳泼釉山皴紫,

晚磬浮空壑吐烟。

耕月何须追野鹤,

听风不必问枯禅。

无心归去云山赠,

霞色披襟洒稻田。

万峰林中若有思。思什么?

一、只缘身在此山中?

二、一览众山小?

三、山高人为峰?

万峰林内有古朴的布依族人家。

《下纳灰村天定桥》

天定桥头四树骄,

榕枝合抱古墙腰。

清波浣影红妆俏,

岁月无声过昼宵。

(浣衣红妆是画眼)

在下纳灰村的布衣族人家

下纳灰村之千年古榕,乃镇村之宝。

第三站:我们来到了铜仁,登上了梵净山。与许钦松主席合影。

佛教圣地梵净山。登山之路艰难,我们步履蹒跚而上。

撰《梵净山老金顶》

石菌擎天佛气蟠,

踏云朝圣步蹒跚。

慈光不照回头客,

只度心诚到顶难。

请关注画中左角的登山人。(这是画眼)

《梵净山红云金顶》

武陵奇岫入苍穹,

绛霭朝朝捧日红。

石磴悬梯通梵界,

一声钟在万云中。

我请来了五位高人,请他们开直播。

《话说梵净山》:

天书半卷红尘外,

读尽风霜页页苍。

我以形而上之法,以极少的笔墨去表达:《悟道》

《梵净山承思寺》始建于唐代,明代万历年间重建,明清两朝被封为古佛道场。镇山之印。

《书山》梵净山上有蘑菇石,我以为更象书,可名为“晒书台”或“晒经台”。可喻: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撰《梵净山下舟》

梵山云水一轻舟,

能度千年万古愁。

禅寺钟声三界外,

此心元不在瀛洲。

《梵净山顶群仙会》

金刀劈破九重霄,

双峙莲峰一索桥。

雾海翻成空界雪,

佛光幻作大江潮。

唐砖宋础皆禅窟,

明敕清碑即觉标。

莫道仙寰真热闹,

桥心过处已闻韶。

(感慨:天下名山僧占多)

《夜听梵音》

撰《老金顶》

梵峰对峙两云空,

唐雪新霞气韵通。

何必潮头争踵印,

心灯燃处佛光同。

(梵净山有两个金顶,一是老金顶,一是新建的红云金顶。该上那个?左或右?谁先谁后?会使人困惑。其实是:心灯未燃,未悟。)

第四站:我们来到了铜仁牛牯山下宿龙村。

《苗寨人家》

我们受到了热情款待,围着火塘品尝蕈菌辛香,享受到土酒的香醇……

《苗寨晨曲》清晨,竹楼传来芦笙幽咽….

《牛牯山》

《宿龙村》

第五站:我们来到了黔东南镇远古镇。清龙洞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跟距今600多年,建筑物分布在长300米,垂直高80米的中河山崖壁上,前临舞阳河,是儒释道三家合寺。

撰《镇远清龙洞》

悬壁千寻接昊穹,

雕甍三教此间融。

临渊始觉须臾世,

春水澄江悟道通。

站在舞阳河畔,看到河水滔滔流逝,人生须臾间甲子已过,忽然感慨人生苦短。

结束语:

写生者,古人谓之“烟云供养”,采山水烟霞之幻化,养心性灵府。进而入写意之境。写意者,写者,书道运笔之法;意者,诗词文心之蕴,融诗情画意于一境。

今者黔中八日写生之行,得画稿三十有余,诗稿十数章,可谓满载而归。经此写生之道,增益对天地大化之体悟,磨砺书画之艺境,诚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者也。

西樵山人笔记

2025.5.1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知识网 » 广安解读|贵州写生画稿30余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