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也迷手办?来看看古代玉器“掌上动物园”!
人们印象里神圣庄严的玉器,题材其实很多样!从萌态十足的小蛙到气宇轩昂的神龙,古人将深刻的寓意赋予了动物形象,并融入玉器中。让我们一起,看看古代玉器里的“掌上动物园”!
商代 · 玉蛙 ——“妙蛙,妙哇!”
蛙的一生要经历从蝌蚪到成蛙的变态发育过程。这只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蛙,造型上已经是成蛙的形态,但其后端还留着的没有完全退化的尾巴。这生命的“进化”——从蝌蚪向蛙的过渡,或有可能象征着蜕变与轮回~
战国 · 夔龙形佩 —— “东海龙族”前身降临!
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扛把子”,一直被视为尊贵、权威和力量的象征。这件战国夔龙形佩呈超优雅的S形,仿佛随时准备一飞冲天,搅动四海风云。杏核形状的眼睛、超凡脱俗的气质,充满神秘与威严!这“龙王”周边可比敖丙敖光他们早了几千年~
明代 · 蜜蜡群猴摘桃坠 ——“峨眉山同款”,官运+长寿两手抓
这枚蜜蜡挂件“定格”了群猴翻滚跳跃、攀摘仙桃的景象。整个画面动感十足,简直和峨眉山的“泼猴”们一模一样!古时工匠取意吉祥,“猴”通“侯”的谐音,而桃子寓意长寿,这件雕刻集合了“升官发财”和“健康长寿”两大祝福!
“掌中动物园”寄托了古人的诸多巧思:对自然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祝福。放在今日,是不是和我们的愿望也差不多?
如果你也能有一只“玉兽”随身携带,你会选哪一只呢?如你在国博遇到了心头好,欢迎在评论里来“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