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知识网 中意知识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生活 »

天地山河,秋毫微尘——明末书法的轩昂与精微丨中国嘉德2025春拍

明末,随着织锦、造纸技术的飞跃发展,高轴大卷蔚然成风,书法中的巨幛之制更是成为了潮流。由此诞生了不少以作大字行草为好的书家,书法一艺也在此时有了更为震撼的展陈方式。但大字结体易散,高轴谋篇易乱,只有“远观巨幛,如对札牍”的作品,才能体现收放自如,行气如虹。所以真正于此一道有所成就的书家,都兼善小楷。诚如苏辙所言:“古之达人,推而通之,大而天地山河,细而秋毫微尘,此心无所不在,无所不见。是以小中见大,大中见小。”

本季大观古代夜场,我们有幸征集到三位明末清初以大字行草名世,又兼善小楷的书法大家的作品,以供广大藏友品赏。傅山的《草书李商隐<访隐者不遇>诗》轴,运笔迅疾,自然婉转,虽繁而不乱,其间又有顿挫跌宕,纵而能敛,堪称妙品。张瑞图的小行楷《自书诗文册》,得钟繇之灵气,沉着精致,游笔于金笺之上,颇具“心手双畅”之感;《行草录张华<励志诗>》虽不是直幅高轴的擘窠之制,却依旧锐气逼人,如急风骤雨,一贯而下。王铎的《草书临王献之<江州帖>》轴,濡墨泻于绫锦,似得百丈悬瀑之势;使转如棉裹铁,尽见虬枝劲干之态。

傅山擅草书,小楷亦精绝。在明末清初与王铎堪称书坛双星,影响数百年而至今不衰。此巨屏纵笔疾书,如风落雷转,一气呵成,浩荡之气扑面而来,令人目晕神眩,为之惊叹不绝!虽用笔迅猛,但气力直透纸背,功力与气度相符相成,是其精作无疑。

Lot 3233

傅山(1607-1684)

草书李商隐《访隐者不遇》诗

立轴 水墨纸本

237.5×50cm. 约10.7平尺

RMB:3,300,000-4,300,000

出版:

1.《傅山书法全集》第一卷,图30,第106-108页,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

2.《傅山草书条幅精选》,第48-50页,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

3.《人民画报·李德仁绘画艺术国画特刊》,封面,人民画报社,2022年。

部分出版物书影

题识:傅山书。

钤印:傅山印、旧仙翁

释文: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沧江白日渔樵路,日暮归来雨满衣。

鉴藏印:山右李氏存道堂珍赏、德仁审定傅山真迹印、李德仁鉴定书画之印、霁原、存道堂法书鉴赏上卷、存道堂、霁原审定真迹

白谦慎题签:傅青主草书唐人诗轴。甲辰(2024年)冬,白谦慎谨署。钤印:白谦慎印、云庐

李德仁题签:傅山先生晚年草书诗轴。存道堂鉴藏。钤印:李德仁、霁原

外盒:傅山先生晚年草书诗轴。存道堂鉴藏。钤印:李德仁、霁原

李德仁边题:

1.此青主傅山先生大草唐诗巨轴真迹。先生太原阳曲人,幼承家学,少有大志,重义有侠行。三十岁入三立书院,师袁继咸公,上承王阳明心学,遂摒弃程朱陋论。中年学道,加之傅采诸子百家,遂成一代哲人。独秉爱国气节,坚持终身,世所景仰。先生之学博大精深,发之于书,遂成大家,草书尤为卓著。余向爱书画鉴藏,五十年来,入手宋元明清之迹逾千件,而傅山真迹世间罕有,仅得十件。其中墨子经墨迹册,曾由文物出版社印行面世,其他惜未刊行。此件纸本大幅,高七尺寸五,书唐人七绝二十八字,笔力豪迈,气势磅礴,笔法连绵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超然洒脱,不蹈前人径蹊。结篇收笔处顿然挫锋,更为奇绝。余尝谓王铎草书为神品,傅山草书入逸品,盖由其学术有别也。往年余倡文化学鉴定法,以道鉴书画,显见二家之不同。傅山大草大皆作于七十岁后,而此幅的为杰作。诸公欲悟傅山大草要妙,请以此幅证之。岁癸巳(2013年)二月初三日,李德仁题于存道堂。钤印:李德仁、霁原

2.落笔神书兴意酣,傅公胸次远超凡。笔扫千军如卷席,稳遒收势定江山。此青先生书李商隐诗真迹也。随余四十余年,今阅重题。甲辰(2024年)夏,李德仁于山西大学寓。钤印:李德仁、霁原

说明:

1.藏家李德仁(b.1946),字泽甫,号霁原,室名存道堂。山西榆次人。当代学者、书画家、鉴定家、诗人,并精形意拳术。山西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艺术学研究所副所长。山西东方美术研究院院长。北京荣宝斋画院教授,人民日报属下北京袭古创今书画院名誉院长,西安何海霞美术馆名誉馆长。中国美协会员,中国书协会员,全国艺术学学会理事。并任国际宋氏形意拳总会副会长、北京形意拳学会顾问、中华形意拳联合顾问等。1993年国务院表彰为突出贡献专家并授于特殊津贴。因祖父以书画为业,受之影响,决定自修文化艺术,先后拜师受教于吕斯百、张颔、启功、何海霞、徐邦达等先生。书画学术独辟蹊径,探道尤深。

2.题签者白谦慎(b.1955),美国波士顿大学艺术史系教授。主要从事中国书法研究工作。从傅山入手,讨论中国书法的嬗变;从重庆乡野一个理发店的招牌,引出对有关书法经典问题的独特思考。研究之余,亦有书法创作。

张瑞图书法奇倔多姿,一洗晚明软媚之习,小楷圆厚俊逸,尤入晋人之室。此册作小行楷,颇得晋钟太傅《宣示》《还示》及《荐季直表》诸帖之长,书写沉稳,厚朴中有灵气跃出,遂绝去小楷书中拘刻之习,是他极为用心的得意之作。己卯为崇祯十二年,已是他晚作了。此册首尾二页皆钤有“书画禅”朱文椭圆印,此印难得见于他的书画作品,可见他对书写此册亦十分满意。

Lot 3234

张瑞图(1570-1641)

自书诗文册

册页(十开) 水墨金笺

28×21cm. 约0.5平尺(每幅)

己卯(1639年)作

RMB:1,800,000-2,800,000

说明:近代学者胡小石题签并跋,并由其学生吴白陶珍藏。

诗文著录:

1.张瑞图撰《白毫庵内篇》卷二,第63-69页,明崇祯刻本。

2.《明别集丛刊》第五辑第五册,第36-39页,黄山书社,2015年。

3.《白毫庵集》上册·白毫庵内篇,晋江文库整理出版工作委员会,第75-80页,鹭江出版社,2015年。

4.《白毫庵集》,第39-41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年。

《明别集丛刊》书影

胡小石题签:张二水自书诗。丁酉(1957年)七月,沙公题。钤印:石

说明:胡小石(1888-1962),名光炜,字小石,号倩尹,又号夏庐,斋名愿夏庐,晚年别号子夏、沙公。出生于江苏南京,祖籍浙江嘉兴。文字学家、文学家、史学家、书法家、艺术家、国学大师。于古文字、声韵、训诂、群经、史籍、诸子百家、佛典、道藏、金石、书画之学,以至辞赋、诗歌、词曲、小说、戏剧,无所不通,尤以古文字学、书学、楚辞、杜诗、文学史最为精到。曾任金陵大学教授,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文学院院长,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文学院院长,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与陈中凡、汪辟疆并称南大中文系“三老”。

释文:匡坐无人境,悠然寡俗氛。道心方寂历,春事政氤氲。霁晚花犹雨,清宵草自薰。孤吟随意就,身隐将焉文。其一。图书存晚计,荔薜惬初心。酒每欣孤酌,琴宁待赏音。窥床夜月净,匝柳晓烟深。寂莫墙东隐,幽踪不可寻。其二。白毫庵图。

钤印:瑞图之印、书画禅

鉴藏印:白匋所得书画、白匋、吴

说明:吴白陶(1906-1992),名征铸,以字行,笔名陶甫,晚号无隐史主人。祖籍安徽歙县,居扬州。出生于山东济南,幼从父辈流寓天津、北京、上海等地,1918年随家在扬州定居。1926年考入金陵大学,先后授业于胡小石、黄侃诸名师。1931年自金陵大学历史系毕业后,留校任教。执教金陵大学期间,师事吴梅先生,得瞿安先生多方指授。1935年春节,参加近代南京著名词社“如社”的成立,与吴梅、汪东(旭初)、夏仁虎、陈世宜(匪石)、唐圭璋、卢前诸词家往还。抗战爆发后,先后在四川白沙国立女子师范学院任副教授、教授,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后改名苏南文化学院)任教授,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东吴大学、江南大学等校兼职教授。1952年,任苏南文联副主席,后转文化部门工作。1953年起任江苏省文化局戏曲审定组组长、戏曲编审室主任,江苏省文联创作委员会主任,1956年任江苏省文化局副局长。1973年重返南京大学教坛,执教南京大学历史系,1978年起改任中文系教授、戏剧研究室副主任。九三学社社员。

释文:再来惭脱酒,犹缚小乘禅。论世钦高蹈,逢人怯少年。蹉跎浮海意,羞涩买山钱。聊以一枝隐,寄兹未尽缘。其三。不必入山林,居然幽且深。读书宁尽解,击磬亦无心。园吐三春色,亭垂四面音。午眠难得稳,修竹剧啼禽。其四。白毫庵。

钤印:瑞图之印、书画禅

释文:有水亭堪置,无营趣转幽。桐孙时独抚,雪客每相求。铺几麦光净,倾尊竹叶柔。虚空无岁月,偶寄即优游。其五。匡济乖吾道,乾坤寄此亭。学惟师稼圃,衰不蓄参苓。观化心常静,忘形契自冥。闲看双白鸟,安稳睡前汀。六。白毫庵。

钤印:瑞图之印、书画禅

释文:野老生涯细,幽居世事违。牵萝苴鹤栅,移石帖渔矶。客至逃深竹,云来共短扉。惟应抱瓮者,真懒不相非。七。远峰写翠长,分霭到匡床。护柳延莺坐,减餐与鹤粮。茶烟时透坞,花气每侵堂。若问安心处,无何别有乡。八。白毫庵。

钤印:瑞图之印、书画禅

释文:七十古稀老,支离识岁余。亮无多甲子,重自惜居诸。到手杯中物,冥心教外书。幸然车马迹,近亦少吾庐。九。寂寂南塘路,愚公晦迹深。蟹鱼候水眼,风雨护花心。杖屦从人狎,松萝许月临。时因思橘叟,短策出前林。十。白毫庵。

钤印:瑞图之印、书画禅

释文:交态旧曾见,孤怀老更多。窗虚延爽籁,架密引垂萝。凿坏恒遁迹,曳履自高歌。也知乖世法,性癖可如何?十一。近知逸老策,生事不全虚。鞅掌庚桑使,橐驼种树书。药苗时共灌,菜甲或躬锄。宁学江潭客,狐疑问卜居。十二。白毫庵。

钤印:瑞图之印、书画禅

释文:一区杨子宅,百尺元龙楼。水绿东西崦,禾青远近畴。浩吟随处得,半偈答僧求。细阅浮生理,何事不虚舟。十三。寂莫从吾好,乾坤赘此翁。蒲团清夜后,环堵碧湖东。卜夏心宁战,君平世不同。大哉元化理,通达本无穷。十四。白毫庵。

钤印:瑞图之印、书画禅

释文:丘壑寸心是,风霜短发知。杖藜随物色,扫石坐支离。五叶禅宗谱,一竿钓客丝。余生浑不恶,真自托明时。十五。自审用非适,相谋道不同。江湖宽百虑,宇宙仗诸公。净挂修篁月,香传晚稻风。无嫌土室陋,殊胜祝鸡翁。十六。白毫庵。

钤印:瑞图之印、书画禅

释文:屏迹虽云远,会心亦不稀。蔾床穿可坐,锻灶暖堪依。暮渚寒烟重,霜林返照微。交情淡自好,深哂署门非。十七。深心良有托,拙计岂无涯。陶径三秋菊,邵园五色瓜。野冠裁竹箨,春酒酿松花。况复西山爽,尽堪阅岁华。十八。白毫庵。

钤印:瑞图之印、书画禅

释文:何地不堪老,无名岂待藏。映梳从白发,阅世付黄粱。懒发阮公啸,深嫌楚客狂。此身难自拟,只合问空王。十九。己卯春三月,白毫庵道者瑞图录稿。

钤印:白毫庵主、瑞图之印、书画禅

鉴藏印:白匋所得书画、白匋、吴

胡小石题跋:二水以书名,以书败,世遂有主戒书者。夫成败,人也,书何尤焉?阮大铖凶人,诗乃骎骎欲冠当代;二水诗华妙不及阮,然清苦幽涩,亦石斋、鸿宝之畴,恨风节不称耳。论人者,捐寻两录尺,固亦天、崇间一作家,《明史·奸臣传》所收尽。文士知识分子,于此当有以自警矣。丁酉(1957年)七月,病起记。光炜。钤印:沙庐

鉴藏印:白匋审定、吴白匋

明末清初间,张瑞图与倪元璐、王铎、傅山以雄豪的创新精神与高超的书艺一洗晚明书坛柔靡之风。张瑞图更以其锐利险劲之态令人过目不忘。此册书于天启四年(1624)张氏书风成熟之时。疾书硬折,绝去姿媚,如断崖飞瀑急转而下,声势袭人。一反古书含蓄凝重之态,却张扬了个性,凸现了他的个人面目。且越写越迅猛快捷,放达任意,锐气毕现,是他成熟时期的佳作。

Lot 3235

张瑞图(1570-1641)

行草录张华《励志诗》

册页(十开十九页)水墨洒金笺

28.5×27cm. 约0.7平尺(每幅)

天启甲子(1624年)作

RMB:2,600,000-3,600,000

题识:天启甲子秋中,书于椰子书院,瑞图。

钤印:张瑞图印、挥毫落纸如云烟、清真堂

释文:《励志诗》,张华。大仪斡运,天回地游。四气鳞次,寒暑环周。星光既夕,忽焉素秋。凉风振落,熠耀西流。吉士思秋,实感物化。日欤月欤,荏苒代谢。逝者如斯,曾无日夜。嗟尔庶士,胡宁自舍。仁者不遐,德輶如羽。求焉斯至,众鲜克举。大猷玄漠,将抽厥绪。先民有作,贻我高矩。虽有淑姿,放心纵逸。出般于游,居多暇日。如彼梓材,弗勤丹漆。虽劳朴斫,终负素质。养由矫矢,兽号于林。蒲卢萦缴,神感飞禽。末技之妙,动物应心。研精耽道,安有幽深。安心恬荡,栖志浮(志)云。体之以质,彪之以文。如彼南亩,力耒既勤。藨蓘致功,必有丰殷。水积成川,载澜载清。土积成山,歊蒸郁冥。山不让尘,川不辞盈。勉志含弘,以隆德声。高以下基,洪由纤起。川广自源,成人在始。累微以著,乃物之理。纆牵之长,实累千里。复礼终朝,天下归仁。若金受砺,若泥在钧。进德修业,辉光日新。隰朋仰慕,余亦何人。

鉴藏印:焦縯祚珍藏印

说明:据现藏家陈述,是册曾入藏上海博物馆。1987年上海物馆编撰的《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张瑞图》第30“清真堂”印(982页)、第44“瑞图”款(985页)即取自本册。

后纸:张瑞图,晚明福建晋江人,生年不详,卒于1644年。字长公,号二水,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探花,天启七年(1627)召入内阁,为魏忠贤所赏,故柄政多迎合忠贤。崇祯元年(1628),其为忠贤撰生祠碑,士林耻之。后坐徙赎为民。书法奇逸。此册行草励志诗,运笔方折滞拙,似有刀刻斧凿之意境,潇洒跌宕,气象万千,且具浓厚之金石气,可谓功力深厚。于晚明诸多书家中,独树一帜。该纸纤维长,洒金多有脱落,色白中泛黄,半生不熟,诚明纸也。纸、书俱佳,可珍可宝。岁在癸巳(2013年)春,蔡国声识。钤印:蔡国声、无语

签条:明张瑞图行草励志诗册真迹精品。岁在癸巳(2013年)春,蔡国声。钤印:蔡国声

张瑞图擅长行草书,书法奇逸,学钟、王。山水画学黄公望,苍劲有骨。书法另辟蹊径,以偏侧之锋的翻转,破除传统圆润、婉丽的行笔,独辟蹊径,是晚明书法革新的开山之祖。与邢侗、董其昌、米万钟并称“明末四大家”。

此册作于天启四年(1624)秋,张瑞图55岁。此年二月仲春,他为避开朝廷内阁纷争,已告假回到晋江(属福建泉州)老家。直至1626年春夏之际,才又离家北上,接任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1621年至1628年,是张瑞图官场得意之时,也是他书法大进的阶段。

此册书张华《励志诗》九首,笔力劲健,转折尖锐明显,通篇如急风骤雨,一贯而下。参见《中国书法全集·张瑞图卷》,作于天启甲子(1624年)的《行草王世贞国朝诗评卷》,风格殊为一致。

王铎钟情于书道,精研历朝碑帖,一日临摹,一日创作,勤奋刻苦,所以能集大成开生面,成就一代大家。他传世作品甚多,其中大幅屏条尤其精彩。此轴奋笔疾书,舒展腾挪之间却能纵控自如。虽快疾,但落笔凝重,气沉力厚,展卷对之,有咄咄逼人之概。用素绢挖裱,至今保存完好,颇难得。

Lot 3232

王铎(1592-1652)

草书临王献之《江州帖》

立轴 水墨绫本

250×50cm. 约11.3平尺

RMB:680,000-880,000

释文:吾当托桓江州助汝,吾此不辨得遣人船迎汝。当(具)东改枋(三四)。吾小可者,当自力无(湖)迎(汝)。故可得五六十人(小枋)。诸谢当有,(有)便是(见)。今当语之,大理尽此。(信)还具白。(胛痛)可堪。(而比)作书(纪若不可识)。

出版:《柳凤居藏书法选》,第34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012年12月。

柳凤居主人对中国书画艺术充满热情,有着至清至纯的艺术感悟力。他对书法艺术更是用情至深,毕生所藏法书涵盖了明清以来政治、历史、诗词、古籍、佛教、音律等诸多领域领军人物,书体各异,文艺清雅,编辑成《柳凤居藏书法选》。

题识:王铎。

钤印:王铎之印、琼蕊庐

鉴藏印:尔休曹子勤鉴定印、祗甫真赏

希望对藏友有所帮助或者引起你的一些小兴趣。少走弯路,关于民间藏品的出手想必藏友们都会有疑问和顾虑,但是还是要尊重藏品的客观事实,实事求是,以诚相待!你的一份认可才是最重要的。

讲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求真务实》

国内一线拍行送拍(嘉德,保利,翰海,中贸圣佳,古天一,大羿,明石,华辰,西泠印社,崇正,华艺国际,私下交易:全国国有文物商店交易会,博物馆推荐)香港拍卖:(苏富比,佳士得,香港保利,香港嘉德)藏品征集,(上方图片)详情咨询 叶老师

征集项目:近现代书画、古代书画、当代书画、油画雕塑、古董珍玩、紫砂艺术、铜炉佛像、瓷板画、印章、玉器、钱币、邮票等 (犀角,象牙,青铜器不征集)

收而不研者俗,藏而不鉴者傻,以藏学师者德,以藏悟心者美,以藏缘友者雅,以藏养藏者富!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知识网 » 天地山河,秋毫微尘——明末书法的轩昂与精微丨中国嘉德2025春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