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菊
蕉下客
露凝霜重渐倾欹qī,宴赏才过小雪时。
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
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今译:
露冷霜多,菊花摧残得渐渐衰败歪斜,
重阳设宴赏菊刚过,节气又到小雪时。
花蒂残留着花瓣,金黄花色却已淡薄,
花枝叶落,青翠的菊叶显得散乱纷披。
残月照进半边床帏,蟋蟀叫声分外悲切,
寒云布满天,使得南归的雁阵飞行缓迟。
都知道明年秋天还能和菊花再见,
今日里暂时分手,彼此不必苦相思!
赏析:
蕉下客即贾探春的《残菊》诗,其寓意也如她别的咏菊诗一样,通过一些句语,暗示出她的命运的特点。
诗的第一句写道:“露凝霜重渐倾欹”。意思是说,秋露因冷而凝,初冬寒霜威压,使得菊花衰残,枝茎倾斜。“露凝霜重”,显示出严峻的环境。原先“白玉为堂金作马”的贾府,变得“金淡泊”了。贾府势败,已成必然。这位“才自精明志自髙”的贾家三小姐是看得出来的。在这样的境况下,贾家诸人当然会“渐倾欹”。当“枝无全叶”的时候,探春不仅“倾欹”,甚至要“离披”了。探春被迫离开贾家,此时已透露出了消息。
诗的前半首已暗寓出探春在贾家渐见衰败之时离家出嫁;后半首则是进一步描写探春远嫁的情景。从红楼梦曲和判词看来, “运偏消”的贾探春是在清明时节的春天远嫁海外,“把骨肉家园齐来拋闪”的。
诗中用“万里寒云”来形容其抛家之远,状其被阻隔难归之苦。诗中说“雁阵迟”,是一种反衬。“雁阵”虽“迟”、尚有回归之时,探春却无返家之日!因此,在咏唱残菊谢落与枝茎“分手”的时候,所交待的背景是“半床落月”即秋月残照,所创造的气氛是“蛩声病”即蟋蟀十分悲切的叫声。花如是,人亦如是,探春与“家园骨肉”的“分手”,毕竟是悲鸣凄切的生离死别;而诗中的所谓“再会”,所谓“奠相思”,都只不过是临别的安慰之语罢了。
《残菊》诗是十二首菊花诗的总收,花残花谢,花事完结;咏花之人,其结局也或隐或现地寓于这残谢之中。
本文作者是汤世洪老师,附图是明代画家沈周的《墨菊轴》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