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对历史文化感兴趣,尤其是史前文化和玉文化,推荐打卡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的凌家滩遗址博物馆。博物馆今年五月正式开馆,主要收藏展示了凌家滩遗址区内发掘出的玉器、石器、陶器、骨器等珍贵文物约1100件。
“凌家滩文化”与“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并称为“中国史前三大玉文化”,存在于距今约5800年到5300年的长江中下游巢湖地区,它突然兴起又忽而消亡,为后人留下了诸多精美玉石器,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
馆中详细介绍了凌家滩考古发掘历程,遗址发现于1985年,至今已经过16次考古发掘,其中充满了各种艰辛,也有不少有趣的插曲。
比如这件精美的虎首玉璜,它的“合体”过程间隔了30年,其中一端为1987年征集而来,另一端则是在2007年考古发掘中出土的。
凌家滩中出土的玉器无论在数量、品种还是造型上都是最引人瞩目的,它们工艺精湛,玉质精美,纹饰神秘,堪称古国时代的奇迹。
馆中专门设置了“玉耀长河”单元,其中的玉器琳琅满目,让后人得以通过它们窥见凌家滩人独特的精神世界。
遗址中出土了六件完整的玉人,坐姿、立姿各三件,他们表情庄重,双臂贴胸,呈现出礼神致敬的姿势,据专家说是凌家滩高等级贵族中巫师的形象。
这件玉器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最早的有角有鳞的玉龙,其珍贵程度可以和红山文化中大名鼎鼎的“C”形龙媲美,都是华夏民族龙图腾、龙信仰发展历程的见证。
玉龟和玉签是后来中原地区流行的龟甲占卜的“前身”,5000多年前的先人对自然和万物的了解都极其有限,将许多无法解释的事归于神灵,为了远离灾害、保证平安,人们发明了用玉龟和玉签来与神鬼、天地交流。
形象生动的虎首玉璜、首尾相连的玉龙、造型细腻的玉人等珍贵玉器让人叹为观止,它们静静陈列在展柜中,仿佛带着5000多年前的神秘信息,等着人们去发现。
憨态可掬的玉石猪重达88公斤,是目前我国考古发现的最早、最大和最重的玉石猪。整个玉器基本保留了玉籽料的本身模样,猪的拱部凸出,嘴两侧刻有弯曲的獠牙,生动形象。
馆内复原了凌家滩遗址发现时的墓穴原貌,大量精美文物深埋地下,是人们叩响“古国时代”大门的密钥。
新开的博物馆总有后天优势,除了丰富珍贵的藏品外,馆内运用了多种高科技手段——人工智能、裸眼3D等技术构建出沉浸式体验氛围,整个参观过程互动性极强,充满趣味。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对玉极为推崇,它被赋予神性,是先民祭祀礼仪用品,它被赋予美好品质,君子如玉是对人的最高褒奖。“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玉可以说是整个华夏民族的“心上人”,想了解我国独特的玉文化和辉煌的凌家滩文化,凌家滩遗址博物馆不要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