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知识网 中意知识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生活 »

王昆诞辰百年座谈:追忆艺术人生,传承精神力量

今年是我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歌剧表演艺术家、声乐教育家王昆诞辰100周年。7月8日,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中国音乐家协会、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承办的纪念王昆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中国文艺家之家召开。会上观看了《乐坛伯乐 人民歌者》短片,回望了王昆同志为党的文艺事业不懈奋斗的光辉人生。与会人员共同追忆王昆同志的艺术成就,深入研讨她为我国音乐事业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高世名出席座谈会并讲话。他表示,王昆先生是新中国文艺发展史的亲历者和重要建设者。作为歌唱家,她深入民间音乐现场,认真整理民歌的发声方法和情感表达方式,对中国民族声乐发展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作为管理者,她带领东方歌舞团开拓创新,坚持以创作为导向的管理运营模式;作为文艺事业的领军者,她始终将人才培养视为自己的责任,不遗余力地支持和帮助青年艺术人才。我们应当深入研究其艺术成就,继承其艺术精神,将其中蕴含的理念转化为推动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与会人员先后发言,从不同角度追忆了王昆同志的艺术人生。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歌剧表演艺术家、声乐教育家王昆,是歌剧《白毛女》首演时的“喜儿”,也曾任东方歌舞团的团长。

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名誉所长田青回顾了王昆的艺术生涯和贡献,强调她不仅为人民歌唱,为时代歌唱,而且始终走在时代前端。田青提到,王昆在流行音乐等领域的前瞻性和勇气,展示了她的音乐家本色和共产党员的坚定立场。《人民音乐》杂志原主编金兆钧表示,“王昆老师将生命献给了时代、献给了人民、献给了艺术,全社会的音乐工作者都应当受到王老师人格力量的感召,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音乐家的优良传统。”

在担任东方歌舞团领导期间,王昆积极推动传统民族歌舞的创新,大胆引入流行音乐元素。同时,王昆非常重视发掘和培养人才,培养了一批风格各异的歌唱家,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舞台。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声乐总监、艺委会副主任郭蓉回忆了自己被王昆发现并招入东方歌舞团的经历,强调了王昆对自己艺术成长的重要影响。她表示,王昆老师不仅注重专业培养,还强调文化学习和政治素养,要求学生了解时政、学习民歌和戏曲,培养全面的艺术人才。

北京歌剧舞剧院一级演员王二妮回顾了跟随王昆老师学习的经历。“我正式拜王昆老师为师的时候,她送了我两件礼物,一件是她自己的演出服,还有一根红头绳。演出服是希望我永远不要丢掉身上的乡土气息。红头绳是希望我有朝一日能够扮演喜儿。”

2011年王昆复排歌剧《白毛女》。“前期,从唱段、道白到熟悉剧本,王昆老师一句一句教我。”让王二妮印象深刻的是,排练的时候,每天早上9点,王昆就准时到达东方歌舞团排练厅陪着演员排练,从演员的唱腔指导到舞台表演打磨,她都亲力亲为。“王老师那个时候坐着轮椅,从早上到晚上,等到结束的时候她脚肿得特别厉害,即便这样,她依然每天坚持。”到了演出的时候,王昆也亲自到场,“我演的那场谢幕的时候,王老师坐着轮椅来到舞台上不停的鼓掌,笑得特别开心。那个场景至今难忘,非常地感动。”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田婉婷

编辑/周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知识网 » 王昆诞辰百年座谈:追忆艺术人生,传承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