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知识网 中意知识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生活 »

方文山给邓紫棋新书写的推荐语被质疑使用AI辅助,靠语感鉴AI靠谱吗?

近日,歌手邓紫棋新书《启示路》出版,方文山等多位名人为这本书写了推荐语,13日邓紫棋发文感谢方文山写推荐语,随后该博文被网友搬运到社交平台。意想不到的是这条帖子的评论区画风跑偏,网友们的讨论点聚焦在了方文山写的推荐语到底有没有用AI辅助。

最高赞的一条网友评论认为,这是AI写的,“我们也是跟文字、影像打交道的,尤其今年,ai出的文案、脚本,我们其实一眼能察觉……以及方文山老师的写作风格、书面用语风格、发言风格,可压根不这样……‘紫光密码’‘叙事光纤’‘祈祷机器’,自己品吧。”这条留言获得了一些网友的肯定,“点了,我也是越看越感觉AI味很浓。”还有网友认为该推荐文的标题《在虚拟与信仰的交界处听见她的耳语》也是“一眼AI”“AI味太浓了。”这篇推荐文中的一些措辞也被质疑,比如开头“凌晨三点的第一缕阳光”被认为不知道这是要表达什么。

但也有相当数量的网友并不认同这是AI写作,认为这篇推荐文有科技感是因为这本书就是科幻题材的,“祈祷机器”也是在说书里的情节,“AI不会这样写的,这明显就是人类的措辞,如果是AI写会特别的书面语,基本没有AI写作的可能。”

在评论区中有一名网友将这篇推荐文上传到了paperpass进行AIGC检测,显示AIGC总体疑似度55.41%。使用AI检测软件来测试一篇文章的AI浓度靠谱度高吗?记者使用朱雀大模型对方文山这篇文章进行了检测,第一次全文检测显示AI浓度100%,提示“易被多平台检测为AI生成”,第二次检测删除了这篇推荐文的标题和方文山的名字,检测结果显示AI浓度37.05%,提示“疑似AI辅助”,两次检测数据差别非常大。记者又将这篇文章输入给了豆包AI,询问豆包的看法,豆包则认为这篇文章不像是AI生成的,理由是文章具有逻辑层次,不是AI简单的堆砌语句,更加符合人撰写书评的逻辑。

有人读起来觉得这篇文章有AI味,有的人却不这样觉得,即便是AI检测软件给出的结果也并不一致,是否真的使用了AI辅助,如果使用的话使用的程度是多少,这些恐怕只有写作者自己心里清楚。在一个AI写作唾手可得的当下,写作者经常被读者“鉴AI”,一旦被认为使用了AI,难免被扣上“偷懒”“不用心”的差评,然而读者鉴定文章是否使用了AI的方法大多数有点粗糙,不少人是靠着语感来辨别的,也就是所谓的“读起来有股AI味”,比如使用了华丽的辞藻、大量的比喻、看起来很高科技的词句都可能被说有股“AI味”,还有使用各类AI检测大模型“用数据说话”的,此外社交平台上流传着大量AI鉴别秘诀。但这些方法真的靠谱吗?恐怕要打上一个巨大的问号,于是我们常见读者评论“你写的有股AI味”,作者则想方设法找写作证据说明“我真的没有用AI写作”,如此陷入了一个自证怪圈,读者之间也时常因“空口鉴AI”吵起来,也有人对此表达了担忧:“拿不出证据的鉴AI会不会成新型文字狱?”今年4月底,方文山在参加2025中国(安阳)国际汉字大会时曾谈到自己对AI的看法,他认为词作者的某部分创作可能会被AI取代,比如一些消耗性的词句,只需要运用一段时间,AI可以记忆畅销歌曲的风格,但他也说,AI作词就像糖果,吃多了会腻,真正需要深度打磨的作品,尤其是蕴含文化底蕴与个人生命体验的歌词,仍需依赖词作者的生活阅历与艺术感知力。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校对 陶善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知识网 » 方文山给邓紫棋新书写的推荐语被质疑使用AI辅助,靠语感鉴AI靠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