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功能衰竭是指肾脏对尿液生成功能的逐渐丧失,这会导致多种症状的出现,如尿量减少、贫血、高血压等。如果不及时治疗,肾功能衰竭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尿毒症、心衰等。年老患者又合并多重疾病,例如肺结节、结肠癌等,这些疾病如果同时发生,就成为危害生命安全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所以经方家在治疗肾衰竭时,务必要调节多个脏腑,强化脾胃、心肾的功能,缓慢控制病情,以降低恶化风险。
在治疗肾功能衰竭时,一些医生常常选择盲目补肾,认为这样可以改善病情。然而,盲目补肾反而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导致病情加重。有些补肾的药物还可能对肾脏造成损害,造成不可逆的后果。
在治疗肾功能衰竭时,健脾和胃同样重要。人体的肾脏和脾胃相互联系,脾胃功能失调会引起肾脏功能的减退。因此,通过调整脾胃功能,健脾利湿,恢复胃口,促进体内气血畅通,有助于改善肾功能,从而达到治疗肾功能衰竭的目的。
胃为肾之关。 肾藏精,胃为水谷之海,肾精需依赖胃中水谷精微的滋养,胃的消化功能又需肾中精气的温煦。另外,肾主水,胃为水谷之海,肾的气化功能与胃的消化功能密切相关。我们认为,治疗肾功能衰竭,务必首先恢复脾胃之功能。
史某,男,73岁,退休干部。2023年3月10日初诊,至今2025年5月,已经治疗二年,肾功能逐渐稳定,解决了很多症状。
初诊时,胸闷,心前区阵发性疼痛,面部、足踝水肿半年多,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已8年多,长期口服降压药物治疗,近年来血压轻度升高,经检查伴有蛋白尿、冠心病,治疗一段时间后,面部水肿,蛋白尿及肌酐升高未见好转,故来我处求用中医药治疗。
体形高,面色晦滞少华,面部及眼睑水肿,头晕耳鸣,视物昏花,胸闷不适,心前区阵发性隐痛,心悸气短,失眠多梦,食欲不佳,口渴喜饮,腰酸背痛,双下肢足踝水肿,按之凹陷不起,尿频尿短,尿色浑浊,表面有膏脂,大便干结,舌质淡,苔黄微腻,脉沉细而数。血清肌酐(Cr)424μmol/L,心电图检查:心动过速,心律失常,T波倒置。提示:冠心病。血压:156/96mmHg。
诊断:高血压肾病、肾功能衰竭、冠心病。
辨证:肾虚水泛,脾肾两虚。
饮食失调,劳倦太过,损伤脾脾,久则肾气亏虚,影响水液代谢,故头晕耳鸣,腰酸背痛气虚则气化功能肿,日久不消,则心悸气短,胸闷不适。肾气减弱,无以化水,运水无力,阴虚则无以化气,气虚更甚,则水液停聚,发为水肿。
临床治疗治:宜健脾利湿,促进胃口恢复,甘淡渗利恢复肾气。
首次治疗2023年3月用小柴胡汤合胃苓汤、苓桂术甘汤加减。
北柴胡40g、五味子15g、当归10g、川芎15g、牡蛎20g、
白术15g、茵陈15g、黄芩片15g、郁金15g、金龙胆草15、
茯苓20g、枳壳15g、陈皮15g、净山楂15g、木香15g、
山药20g、薏苡仁15g、人参10g、法半夏10g、巴戟天15g、
泽泻20g、桂枝15g
2023年3月20复诊,初次诊疗胃口上升,水肿减少,心慌减轻。2023年一直内服中药及丸药,病情稳定。
2024年9月16日复诊,以上方为基础,加减治疗2年,血压稳定,肌酐也有所降低,胃口恢复较好,
2024年底期间病主查出结肠癌术后出现心慌体力不佳、胃口减退等症,于2025年继续吃中药解除。
2025年5月13处方:
柴胡15g 党参30g 山药20g 泽泻20g 法半夏10g
麦冬15g 陈皮20g 枳壳20g 建曲20g 紫苏叶10g
虎杖15g 牡蛎30g 平贝母10g肉桂10g鳖甲10g
服法:同前方,此处方每年间断服。到现在为止,患者情况肌酐偏高169μmol/L,癌胚抗原偏高,精神体力好,无心慌胸闷,一般情良好,嘱其坚持内服中药抗癌带癌生存。
慢性肾衰竭是一种肾脏逐渐失去功能的慢性病变,常见病因包括高血压、慢性肾小球肾炎等。慢性肾衰竭的病程较长,发展缓慢,但一旦发展到晚期,会出现贫血、恶心呕吐、水肿等症状。 高血压患者往往伴有肾脏损害,容易发展为慢性肾衰竭。高血压对肾脏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加速肾小球硬化,导致肾功能恶化。肾病能否治愈,这是每个患者都非常关心的问题。
此例患者首次就诊于2023年3月,治疗至今2025年5月总体控制稳定.
期间出现过心慌加重,结肠癌切除术后体力衰退。襄阳中医经方家胡梁谱医师治疗一直都是采用健脾和胃的方法来恢复人体胃口,促进贫血及心衰症状的恢复。使用甘淡渗利的方法例如胃苓汤、苓桂术甘汤等来减轻肾脏负担,达到了比较理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