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知识网 中意知识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用知识 »

原创 “台独”陈其南:台北故宫院长,为撇清中国血缘宣布兴建日本馆

2018年7月16日,陈其南接任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一职,继林正仪之后担任此重要职务。在当天的媒体见面会上,陈其南公开高调宣扬“台独”立场,他表示自己的首要任务就是将台北故宫“台湾化”。为了彻底切断台北故宫与中国的历史血脉,他更提出要建设日本馆等新展馆。陈其南这一番言论迅速在台湾社会引起了轩然大波。

作为一名人类学者,陈其南曾在学界拥有较高声誉。早年间,由于其卓越的“本土化”论述能力,他赢得了包括李登辉在内的“台独”大佬的重视。如今,为了响应蔡英文当局推动文化“台独”的战略,台湾当局甚至让已年过古稀的陈其南担任了台北故宫院长。陈其南的上任可谓是民进党深思熟虑的结果。

一上任,陈其南便开始实施他的“土著化”理论,他声称,台北故宫应该是“台湾人的故宫”。他的这一立场,也是为了向蔡英文表明自己的忠诚。自从民进党掌权以来,他们对中国大陆的敌视情绪愈发强烈,各类“台独”活动不断涌现,陈其南的言论无疑是这种氛围下的产物。尽管台湾民众对民进党推动“台独”的做法并不买账,但陈其南的言辞依然十分激烈。

陈其南曾表示,台北故宫的文物“莫名其妙地”来到台湾。显然,他并非不清楚这些文物的来源。事实上,台北故宫的许多文物都来源于北京故宫,它们在历史的变迁中辗转流浪,最终于1931年日本侵华后,一部分文物被转移到了台湾。根据统计资料,这些文物中,大约有2972箱最终被运往台湾,占当时运输总量的20%左右。虽然运输过程中,许多珍贵文物未能带走,但运往台湾的物品仍然包含了许多重要文物,如毛公鼎、汝窑水仙盆等。

陈其南之所以敢如此大胆地公开宣扬“台独”观点,正是响应了蔡英文当局的“去中国化”政策。他提到,故宫长期以来被视为“北京的故宫”,而非“台湾的故宫”,因此他上任后要将其“本土化”。对于这一观点,台北故宫的副院长李静慧曾表示,陈其南的做法实际上是通过这些文物与台湾民众的情感建立联系。例如,像翠玉白菜这样的文物,以前介绍时可能只是简单地提到它是某位清朝妃嫔的嫁妆,但如今,陈其南会结合台湾本土文化,讲述更多与台湾相关的背景,试图借此来增强台湾民众的认同感。

然而,陈其南这种“移花接木”的做法并非高明之举。毕竟,台北故宫的文物来源无可争辩地来自北京,不管他如何阐述台湾化的理由,都无法改变这一历史事实。而且,陈其南所谓的“台北故宫本土化”计划,难以掩盖历史的真实面貌。陈其南甚至声称,这样做的目的是要让台湾在亚洲的文化地位更加突出,他还提出了“新故宫计划”,计划让台北故宫从2018年起闭馆三年进行重建。陈其南的这一做法遭到了台湾政坛的不少批评,许多人认为,这实际上是试图将台北故宫转移至南部,弱化其在台北的影响力。

国民党“立委”柯志恩很快揭露了陈其南的阴谋,认为他所谓的“故宫改造计划”,实际上是将文物和书画等藏品转移到台北故宫南院,借此吸引游客南下,而台北故宫则可能转型为“东方文书馆”。台北故宫如果真的消失或被淡化,将对台湾的文化认同带来极大影响。

更有文物保护专家指出,如果台北故宫的文物大量转移至南部,不仅会增加文物保护的管理成本,还可能面临文物安全隐患。许多珍贵文物,如清朝皇室的“娇黄釉绿彩龙纹碗”,都是极易损坏的。万一因保存不当而遭到损坏,将不仅是金钱的损失,更是文化遗产的丧失。然而,陈其南和民进党当局对这些问题的轻视,显现出他们对文化遗产的态度有多么轻率。

在这种文化破坏的背景下,陈其南还提出要将台北故宫打造成“东亚文化中心”,计划引进琉球馆、西班牙馆、日本馆等新展馆。这种做法不仅让人质疑是否有意淡化中国文化在台北故宫的影响,还可能让故宫的文物成为政治工具。在2019年,台北故宫的珍贵文物《祭侄文稿》被借给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展出,这一做法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台湾民众认为,这不仅是对文物保护的不负责任,也是政治操作的体现。

最终,陈其南的这一系列争议性做法引发了强烈的反响,2019年1月,陈其南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辞去台北故宫院长职务,成为台北故宫历史上任期最短的院长。随后的文物损毁事件更是让台北故宫的管理层面临巨大的公众质疑。

2022年11月,国民党立委陈以信披露,台北故宫在陈其南任内损坏了多件珍贵文物,其中包括明清时期的稀世珍品,累计损失超过5亿元。这一事件的曝光再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许多台湾民众纷纷呼吁,将这些文物归还给中国大陆,由北京故宫的专家进行更专业的保护与管理。

最终,台北故宫的文物成为了政坛斗争的牺牲品,也暴露了民进党当局对中华文化的轻视与破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知识网 » 原创 “台独”陈其南:台北故宫院长,为撇清中国血缘宣布兴建日本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