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知识网 中意知识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用知识 »

北京海淀:去年97.6%中小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主观幸福感明显提升

5月21日,北京市海淀区召开中小学第十五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启动会,共同探讨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新路径与新举措。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去年海淀区97.6%的中小学生参与体育锻炼,这些学生的抑郁倾向、自伤意念、电子产品成瘾比例均有明显降低,主观幸福感提升明显。

海淀区教工委书记杜荣贞详细介绍了区域全方位、多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海淀区作为全国首批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通过五维驱动,心理健康教育与“五育”多向融合,心理预防与危机干预双重保障,校内与校外协同推进。海淀区注重通过体育运动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出台《关于加强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工作方案》等文件,组织体育节系列活动,举办各类班级体育比赛2600余场,在新修订的综合素质评价手册中增加“运动习惯养成”等指标。根据2024年的调查显示,97.6%的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参与体育锻炼的学生抑郁倾向、自伤意念、电子产品成瘾比例均有明显降低,主观幸福感提升明显。

同时构建链条式心理疏导干预体系,涵盖咨询服务、危机干预、转介处置等环节的递进闭环机制,创新实现143名中小学心理副校长全覆盖;构建六级工作团队,包括心理委员、班主任、学科教师、心理教师、心理副校长及志愿服务队;连续四年开展全覆盖心理测评,实施“一生一档”分级跟踪处理,完善“学校-区域-康复医院-专业机构”四级诊疗逐级干预。海淀区还实施全员心理赋能,全力打造校家社协同育人体系,举办家庭教育大讲堂课程,累计参与学习的家长达378万人次,强化教联体建设,推广社区心理服务站、教育资源进社区等活动,多方合力保障学生身心健康。

会上,海淀实验小学宋继东校长、一零一中学刘子森副校长分别分享了学校在身心健康方面的特色做法。一零一中学、建华实验学校、清华附小等14所在学生身心健康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学校获颁“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会议还为3所医疗机构和3所大学颁发“心理健康教育协作联合体”。未来,教联体将通过校际联动、校社联动和家校联动,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身心健康服务。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雷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知识网 » 北京海淀:去年97.6%中小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主观幸福感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