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篇托物言志骈体铭文。下面是该文的阅读理解和参考答案。
### 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 阅读理解
1.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这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 运用了类比的修辞手法。通过“山”与“仙”,“水”与“龙”的类比,说明环境的好坏并不在于其本身的高低深浅,而在于其中是否有高雅的人或物。从而引出陋室虽陋,但因主人品德高尚而不失雅致的观点。
2.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作者认为陋室之所以不陋的原因是什么?
- 作者认为陋室之所以不陋是因为屋主人品德高尚(德馨),即便居所简陋,也能体现出主人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态度。
3.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表达了作者对喧嚣世俗生活的厌倦以及对宁静、淡泊生活的向往。他认为没有嘈杂的声音扰乱自己的耳朵,没有繁重的公务耗费自己的精力,这样的生活才是他所追求的。
4. **“孔子云:‘何陋之有?’”** 这里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作用?
- 引用孔子的话是为了证明即使是一间简陋的房子,只要居住者品德高尚,那么这房子也就不会显得简陋了。通过引用权威人士的话来增强自己观点的说服力,同时也表明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 参考答案
- 第一题:运用了类比的修辞手法,强调了陋室不陋的关键在于人的品德。
- 第二题:陋室之所以不陋是因为屋主人品德高尚。
- 第三题:表达了作者对喧嚣世俗生活的厌倦以及对宁静、淡泊生活的向往。
- 第四题:引用孔子的话证明了即使是陋室,只要有高尚的品德,它就不会显得简陋,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希望以上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山灵仙在,室陋亦名——陋室铭阅读理解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知识网 »
山灵仙在,室陋亦名——陋室铭阅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