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知识网 中意知识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用知识 »

原创 中医:好骨头,吃出来

好骨头,吃出来

宁可柜上药生尘,但愿天下无病人。

中医学把骨质疏松称为“骨痿”,治疗上以补肾填精、益气补血、强筋壮骨为先,同时顾护后天脾胃。

下面的这些食疗方,对预防骨质疏松有很好的效果,大家可以经常吃一吃呀~

1桑葚牛骨汤

原料:桑葚子25克,牛骨250~500克。

做法:

将桑葚子洗净,加酒、糖少许蒸制。另将牛骨置深锅中,水煮,开锅后撇去面上浮沫,加葱姜再煮。见牛骨发白时,表明牛骨的钙、磷、骨胶等已溶解到汤中,随即捞出牛骨,加入已蒸制的桑葚子开锅后再去浮沫即成。

用法:调味后即可食用,分早、晚2次服食。

功效:滋阴补血、益肾强筋。

2桑葚杞子米饭

原料:桑葚子、枸杞子各15克,粳米100克,白糖20克。

做法:取桑葚子、枸杞子、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水适量并加入白糖,文火煎煮焖成米饭。

用法:分早、晚2次服食。

功效:滋阴补肾壮骨。

3核桃补肾粥

原料:核桃仁、粳米各30克,莲子、山药、黑眉豆各15克,巴戟天 10克,锁阳6克。

做法:

将上述用料洗净,黑眉豆可先行泡软,莲子去芯,核桃仁捣碎,巴戟天与锁阳用纱布包裹,同入深锅中,加水煮至米烂粥成,捞出巴戟天、锁阳药包即成。

用法:调味咸甜不拘,酌量服食。

功效:补肾壮阳、健脾益气。

4杜仲山药粥

原料:鲜山药50克,杜仲、续断各10克,糯米50克。

做法:先煎续断、杜仲,去渣取汁,后入糯米及捣碎的山药,共煮为粥。

用法:任意服食。

功效:温补脾肾、强壮筋骨。

骨质疏松有个很好的穴位——束骨穴!

束骨穴属足太阳膀胱经,中医认为骨质疏松症是由于人体的筋气不足所导致的,而足太阳膀胱“主筋所生之病”,如筋病则不能束骨,因此经常刺激束骨穴,可用于治疗人体筋气不足所导致的骨质疏松症。

《资治通鉴》曰:“邓之行步,筋不束骨,脉不制肉,起立倾倚,若无手足,此为鬼躁。”

《素问·痿论》:“岐伯曰: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

经文说阳明是水谷血气之海,五脏六腑,都受气于阳明,因此为脏腑之海。

宗筋即前阴;前阴是宗筋之所聚,太阴阳明之所合。诸筋经都属于节,筋主束骨而利机关。而宗筋是诸筋之会聚,阳明所生之血气,主润养宗筋,因此所有的痿症独取于阳明。

中医认为束骨穴具有通经活络、清头明目、散风清热的功效,临床当中主要用于治疗:

1、头痛、项强、目眩、癫狂;

2、腰腿疼痛等病症。用食指指尖揉按、拿捏束骨穴3-5分钟,每天一次。

温馨提示:每个人身体情况不同,文中或方法及观点仅供学习与参考,如需借鉴请在专业中医指导下进行!切勿盲目用药或尝试!若遇紧急情况请及时就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知识网 » 原创 中医:好骨头,吃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