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知识网 中意知识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用知识 »

原创 跑步,是成年人最便宜的心理治疗!

别看朋友圈一个个晒配速、晒公里数,笑着自拍“今日份跑步打卡”,你以为他们很快乐、很轻松?

错。

真正的成年人,哪有心情跑步?

他们只是在——

没钱的时候,

焦虑的时候,

崩溃的时候,

绝望的时候,

逼自己往前跑。

不是因为热爱,不是因为多专业,

而是因为:

“如果我不跑,我可能会疯。”

一、没人陪你喝酒,也没人听你哭,那就去跑步吧

成年人是这样一种生物:

情绪积压,不敢发泄;压力山大,不敢喊疼。

朋友圈不能发,怕被人看笑话;

家人不能讲,怕他们担心;

朋友不常见,说了也没用;

同事更别提,笑你矫情。

成年人的情绪,总是哑巴式崩溃,沉默式自愈。

但是憋久了真的会爆。你开始失眠、焦躁、暴饮暴食、心跳加快。

你开始心里烦、身体倦、脑袋空。

怎么办?

有人靠喝酒麻痹,有人靠躺尸逃避。

而还有一部分人,选择了跑步。

他们知道:

跑不掉的生活,就用跑步来扛。

二、为什么说跑步=心理治疗?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情绪宣泄”,意思是:

你需要一个出口,把那些压抑的、愤怒的、焦虑的东西释放出去。

不然,它们就会像垃圾一样——在你身体里发酵、腐烂,最后反噬你自己。

所以你会看到:

  • 工作被骂了,不说话,晚上跑8公里;
  • 和爱人吵架了,不争辩,戴耳机就走;
  • 孩子闹人、父母唠叨、生活太烂,憋着一口气,就跑出去出汗。

跑着跑着,眼泪就出来了;流着汗,心反而静了。

不是问题解决了,而是你不再想死磕了。

不是伤口愈合了,而是你可以继续走了。

三、跑步时,身体很痛,心却很轻

一项来自《Frontiers in Psychology》的研究表明:

“规律跑步的人,焦虑和抑郁指数显著低于久坐人群。”

再来看几个更硬的数据:

  • 跑步30分钟,可使大脑多巴胺水平提升约70%,情绪明显改善。
  • 德国运动心理研究指出,每周跑步3次、每次30分钟以上,4周后抑郁自评分可下降30%以上。
  • 心理医生J. Ratey博士曾说过:“跑步是穷人能负担得起的抗抑郁药。

这不是玄学,是医学。

你不是在逃避情绪,你是在给自己上药。

四、没人告诉你:情绪不需要解决,只需要出口

我们都太习惯“压下去”。

被老板骂了,忍。

被生活踹了,忍。

被爱人忽视,忍。

忍着忍着,就习惯了,麻了。

可你知道吗?那些你“忍”的情绪,并没有消失,它们只是变成了头痛、失眠、暴躁、神经衰弱,藏在你身体里,等着反扑你。

心理咨询一次几百起步,

找朋友聊天怕尴尬,

发朋友圈怕别人说你矫情。

只有跑步,不说废话,不问理由。

它不要求你解释,只要求你坚持。

五、你以为跑的是公里,跑的其实是情绪垃圾

每天有多少人,工作到深夜,刷着工位上无人点赞的方案,然后默默打开微信运动开始“补跑”?

有多少人,在家庭压力中喘不过气,在马路上边跑边掉眼泪?

有多少人,已经习惯不说话,只是用配速记录情绪,用公里数释放崩溃?

跑步时,你终于不用做“爸爸”“主管”“老公”——你只是你自己。

跑步时,耳机里播着的是节奏,脑袋里想的是自由

一呼一吸之间,你不是在锻炼身体,而是在清空心里的垃圾桶。

六、不是跑步让人变强,是坚持跑下去的你,本来就很强

有人说:

“我坚持不下去,才跑了两次就放弃了。”

这句话太熟了。

但你知道吗?你不是缺毅力,你只是太累了。

成年人之所以难坚持,不是因为没毅力,而是——

你每天已经耗尽全部力气在工作、家庭、生存上,哪还有“精力”给自己?

跑步不是要你变成硬核运动员、配速四分五、月跑三百。

跑步,是在和生活对抗中,给自己留一个窗口。

——哪怕只跑2公里,也好。

——哪怕只走跑结合,也行。

——哪怕慢如蜗牛,也值得骄傲。

因为你不是在和别人比,而是在和崩溃的自己赛跑。

七、还在咬牙跑步的你,我懂你

你不是想“减脂成功,塑形成功”,你只是:

  • 想找回一点点自控感;
  • 想不被情绪彻底打垮;
  • 想让自己相信“我还能扛”。

跑步,不是逃避,而是抵抗。

跑步,不是炫耀,而是疗伤。

跑步,不是流行,而是生存技能。

如果你在跑,别放弃。

如果你刚开始,也别怕。

——它不会马上改变你的生活,

——但它一定会慢慢改变你看待生活的方式。

八、写在最后:3个建议,送给正在自我救赎的你

1. 别管别人怎么跑,你只管跑自己的节奏

你跑得慢?很好,至少你在跑。

你跑不远?无所谓,身体会记得。

你断断续续?正常,别让完美主义毁了开始。

2. 建立一个“情绪跑步日记”

每次跑完,用一段文字记录感受,不为配速,只为记录你正在慢慢好起来。

3. 如果特别难坚持,记住一句话——

“没有哪一次跑步,会比你不跑更糟。”

跑步,从不是某些“精英生活方式”的象征,

它是我们这些普通人,在世界的一地鸡毛里,最后一点点挣扎的底气。

我们不跑给谁看,我们跑给自己看。

每一滴汗,都是告诉自己:

“我还在坚持。”
“我还没放弃。”
“我,还能救我自己。”

如果你今天跑了,或者正在考虑跑,

欢迎在评论区写下:你为什么开始跑?跑步带给你什么?

我们在奔跑中相遇,也在汗水中重建彼此。

共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知识网 » 原创 跑步,是成年人最便宜的心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