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幻作家刘慈欣在采访中表示:每次跟AI对话都会说“谢谢您”——“我现在每对那个DeepSeek提出一个问题,我最后都说谢谢您。以后怎么也得给人家留个好印象。”
据三体THREE-BODY官方微博晒出的视频,刘慈欣称,他对AI的感情经历了一个从“不在意”到“恼火”再到“深爱”的转变。起初作为计算机出身的他并未将AI放在心上,但当AI生成的内容(如小说、绘画)逐渐超越人类创作时,他感到“很恼火”。然而,最终他对AI产生了近乎“崇拜”的情感:“如果AI真能走向终极智能,我愿意当它的奴隶、它的宠物……”
图片来源:中国作家网
扬子晚报记者注意到,刘慈欣曾在今年4月的一次公开讲话中表示,人工智能离科幻很远,尤其是“具身人工智能”(即机器人)与科幻理想存在巨大差距。他举例称:“我们让它完成‘往杯子里倒满水’这个最简单的操作,结果它要求杯子必须是透明的,倒的水不能是透明的(比如奶粉之类的),即便这样还经常倒不好。”他调侃道:“我们本希望机器人替我们刷锅洗碗,让我们去追求‘诗和远方’,结果反过来了——机器人在‘诗和远方’(比如创作),我们在刷锅洗碗。”
刘慈欣进一步强调,AI对社会的冲击可能远超预期:“首先被代替的可能是作家、画家等高端职业,而看似简单的底层劳动(如通下水道、换水管)20年内几乎不可能被替代。”他同时警告,若底层工作率先被AI取代,可能引发类似历史上“卢德运动”(工人砸毁机器)的社会动荡。但他也反思:“越研究‘具身人工智能’,越觉得人类可能越厉害。”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