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主要由动脉收缩压或者舒张压升高为特征。它可能导致头晕、头痛、胸闷、眼结膜出血等症状,不仅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还会降低生活质量。在治疗高血压时,药物治疗是必不可少的,但正确选择降压药却是一门学问。高血压患者该如何选择用药,接下来将一一介绍。
降压药的种类
降压药的种类有很多,不同的患者适用的药物也不同。高血压患者在面临药物选择时往往会迷茫,不知道怎样选择最合适自己的。想要正确选择药物,首先应该了解每种药物的适用人群。
利尿剂降压药常见的有呋塞米片、螺内酯片和氢氯噻嗪片,主要通过减少血容量来降低血压,适用于轻度或中度的高血压患者,尤其适合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的患者。
β受体阻滞剂类降压药包括美托洛尔、阿替洛尔等,它们通过阻断心脏和血管的β受体,从而实现降压效果。这类药物起效较为迅速,尤其适用于心率较快的高血压患者,但对老年人则不太适宜。
钙通道阻滞剂降压药常见的有硝苯地平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维拉帕米片,主要通过阻止钙离子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从而扩张血管并降低血压。钙通道阻滞剂降压药除了不适用于心衰患者外,其他患者均可使用,尤其适用于合并糖尿病或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常用的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能够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活性,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从而起到降压的效果。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除了具有降压作用外,还对心脏、肾脏等器官有保护作用,适用于伴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肾脏疾病的高血压患者。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常用的有氯沙坦、厄贝沙坦。它们能够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和受体的结合,降低血压。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比较适合不能耐受普利类药物的患者。如果患者干咳比较明显或者不能耐受,可以选择这类降压药。
正确选择降压药的原则
高血压患者在选择药物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病情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药物,以实现降压效果。以下是选择降压药时应考虑的几个方面。
对于没有并发症的高血压患者,应先采用小剂量的降压药进行治疗,可以单独使用或合并使用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根据病情逐渐增加药量。高血压患者在选择降压药时,应该优先选择比较长效的降压药。很多患者在夜间会出现血压升高的情况,长效的降压药能够预防夜间或者清晨血压的升高。可以选择每天服用、具有24小时持续降压效果的长效降压药。
患者如果先使用小剂量的一种药物,但治疗效果不佳,应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降压药进行治疗。如果患者血压超过160/100毫米汞柱,应在治疗初期采用低剂量的不同药物进行治疗。同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考虑药物的有效性和耐受性,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药物进行治疗。
总而言之,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需要长时间服用降压药进行治疗。希望通过以上内容的普及,患者在面对药物选择时能挑选出最适合自己的药物,以确保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性。同时,服药期间一定要遵循医嘱,避免对身体造成危害。
刘彬 陈晓佳 宋鑫(武警黑龙江省总队医院)
本文选自《人人健康》2025年4月下(第12期、总第66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