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乳头瘤病毒(HPV)并非女性专属,男性感染同样可能带来健康隐患。由于症状隐蔽、认知不足等原因,男性 HPV 感染常被忽视,但潜在风险不容忽视。以下是需要警惕的关键问题:
一、男性感染 HPV 的主要途径与症状
- 传播途径:
- 性接触传播(最常见,包括生殖器、肛门或口腔接触);
- 间接接触(如接触感染者的衣物、毛巾等,但概率较低);
- 母婴传播(新生儿可能通过产道感染)。
- 常见症状:
- 生殖器疣:龟头、冠状沟、包皮、肛门周围等部位出现菜花状、乳头状赘生物,可能伴瘙痒、疼痛或出血;
- 无症状感染:多数男性感染后无明显表现,但仍具传染性,可能成为 “隐性传播源”。
二、男性 HPV 感染的潜在健康风险
- 生殖器及肛门病变
- 尖锐湿疣:虽多为良性,但可能反复发作,影响生活质量,且与 HPV-6、HPV-11 型密切相关;
- 肛门癌:HPV-16、HPV-18 等高危型持续感染可能引发肛门黏膜癌变,男同性恋、HIV 感染者风险更高。
- 口腔及咽喉病变
- 咽喉乳头瘤病:罕见但可能因口交感染 HPV-6、HPV-11 型,导致喉咙出现赘生物,影响呼吸或发声;
- 口腔癌:高危型 HPV 感染与舌癌、扁桃体癌等关联,尤其是有吸烟、饮酒习惯者风险显著增加。
- 对伴侣的传播风险
- 男性感染后即使无症状,也可能通过性行为将 HPV 传染给女性伴侣,增加对方患宫颈癌、阴道癌等风险。
- 免疫缺陷人群的特殊风险
- 艾滋病患者、器官移植受者等免疫力低下者,感染高危型 HPV 后更易进展为持续性感染或恶性病变。
三、男性如何预防与应对 HPV 感染?
- 主动接种疫苗
- 适用人群:9-45 岁男性均可接种 HPV 疫苗,优先推荐九价疫苗(覆盖 9 种高危型别);
- 保护效果:可有效预防生殖器疣、肛门癌及部分口腔癌,越早接种效果越好。
- 定期筛查与自检
- 自检:每月检查生殖器、肛门周围是否有异常赘生物,发现可疑症状及时就医;
- 医学检查:高危人群(如有多个性伴侣、男同性恋、免疫缺陷者)可定期进行肛门拭子 HPV 检测。
- 安全性行为与健康管理
- 正确使用安全套(虽不能完全覆盖所有皮肤,但可降低感染风险);
- 避免多个性伴侣,减少交叉感染概率;
- 保持健康作息,戒烟限酒,增强免疫力。
- 及时治疗与伴侣同治
- 若确诊尖锐湿疣,可通过激光、冷冻、手术或药物治疗去除疣体,但需注意复发可能;
- 性伴侣需同时进行 HPV 检测,避免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