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如果一个人,总是影响你的情绪,让你烦躁,让你不安,而你又无法改变对方时,离开是最好的选择。”面对烂人烂事,学会沉默,趁早远离,才是为人处世最高级的智慧。
01
人生的大部分灾难
都源于与错误的人纠缠
让你感到不舒服的人,就像一双不合脚的鞋子,不管你怎么努力磨合,依然会感到疼痛。与之相处的越久,身心就会越疲惫,好似困在荆棘丛中,每一步都异常艰难,精神也饱受折磨。人生短暂,没必要为了不值得的人消耗自己。遇到错误的人,果断转身离开,才是对自己最好的成全 。
有句话说得很对:“错的人就是错的人,从来不会因为你的容忍,或者多熬点时间就变成那个对的人。”错误的人只会让你感到痛苦、压抑,甚至让你对自己产生怀疑。千万不要为了不值得的人,委屈自己,惩罚自己。不多纠缠,果断远离,才能摆脱内耗,获得滋养,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更值得的事情上,生活自然会越过越舒心。
02
人最大的荒唐,是在破事上执着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破事,选择和破事纠缠,只会让自己陷入麻烦之中,难以脱身。学会放下,不与破事纠缠,不是软弱,而是一种更高级的智慧。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与其不停抱怨,不如转换心态,换个视角看问题,也许会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糟糕。心理学中有个广为人知的 "费斯汀格法则":“人生中10% 的事情是既定发生的,而另外 90% 的走向,取决于我们对这些事情的反应。”
生活中许多矛盾本可避免,如果一味在破事上纠缠,事情反而会朝着更坏的方向发展。既然无法改变现实,不如调整自己的心态。遇到破事不纠缠,事情过了就及时翻篇。当你学会了释怀和放下,人生自然也会变得更加轻盈自在。
03
中年以后,学会过低耗生活
人到中年最大的智慧,就是学会过低耗生活。远离无意义的社交,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自己身上,过一种简单而充实的生活。
弘一法师曾讲: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没有过多的物欲,人的内心才能轻盈自在、富足充盈。想要过高质量的生活,就要懂得摒弃繁杂,为人生做减法。房子再多,睡觉也仅仅需要一张床;田地再多,一天也只需要吃三顿饭。当一个人懂得过简单质朴的生活,把精力都放在经营自己上面,日子就会越过越有滋味。
如果不知道从何入手,不妨看看下面几个建议:
(1)物质低耗:
精简生活物品,保留实用、称手之物,衣物按季节收纳,厨房只留常用餐具。买东西前列好清单,避免冲动购物,物尽其用不浪费。
(2)情绪低耗:
少关注负面新闻,多培养兴趣爱好,如养花、书法。遇到矛盾深呼吸,不纠结往事,对子女的生活学会 “适度放手”,减少情绪内耗。
(3)社交低耗:
远离攀比、抱怨的社交圈,与三观契合的好友保持联系即可。拒绝没有意义的聚会,把时间留给让自己舒适的关系。
(4)身体低耗:
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饮食清淡,七分饱为宜;选择舒缓运动如散步、太极,避免过度劳累。身体不适及时就医,不硬扛,守好自己的健康。
作家张德芬曾说:“幸福不是做加法,而是做减法。”年龄越大,越觉得这句话充满哲理。远离消耗自己的烂人,才能拥抱人生的万千可能;放下纷扰内心的破事,才能感受生命的自在美好。遇到不合适的人,果断转身,才是对彼此最大的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