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19世纪中叶的历史产物,其时代和实践基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工业革命**:18世纪末至19世纪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社会生产方式。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导致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同时也带来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深化。这为马克思和恩格斯观察、分析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现实基础。
2. **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激化**: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出现了严重的贫富分化和社会不平等现象。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工人运动开始兴起,如英国的宪章运动等。这些社会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提供了直接的社会实践背景。
3.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欧洲出现了一批批评资本主义制度的思想家,如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等人。他们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对后来的马克思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在对理想社会构想方面的启示作用。
4. **科学技术进步**:自然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也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确立奠定了科学基础。例如,达尔文的进化论不仅在生物学领域引起革命性变化,在社会科学领域也启发人们思考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综上所述,正是基于上述历史条件和实践活动,马克思和恩格斯才能系统地总结前人的思想成果,并结合自己的研究,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工业革命与欧洲工人运动推动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代实践基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知识网 »
工业革命与欧洲工人运动推动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代实践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