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养生,中医教你"吃三苦、按两穴"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立夏后天行少阳相火之气,人体阳气外浮,心火易亢。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此阶段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血清皮质醇浓度上升12.7%,与中医"心主神明"理论形成跨学科印证。
吃三苦
立夏时节,暑气渐盛,民间素有“夏吃苦,胜进补”的养生智慧。苦味食物既能清解暑热,又可提振食欲。苦瓜清热解暑,化解“苦夏”烦闷;莲子心清心安神,平复心火躁动;莴苣通利肠道,调和脾胃气机。三者顺应节气特性,以苦味调和阴阳,为长夏健康奠定基础。

“三苦”性味归经
三苦
性味
归经
主要成分
现代药理作用
苦瓜
苦寒,归心肝脾经
苦瓜苷、多肽P
降血糖、调节免疫
莲子心
苦寒,归心肾经
甲基莲心碱、异莲心碱
抗心律失常、降压
莴苣
苦甘凉,归胃膀胱经
莴苣素、菊糖
促进消化酶分泌
“三苦”药膳方剂
苦瓜百合酿
组方:鲜苦瓜150g,鲜百合30g,枸杞子10g
制法:苦瓜去瓤切段,填塞百合枸杞,隔水蒸12分钟
方解:苦瓜清暑涤热为君,百合清心安神为臣,枸杞滋阴制衡苦寒为佐
莲芯竹叶饮
组方:莲子芯3g,淡竹叶5g,生甘草2g
制法:沸水冲泡,加盖焖10分钟,每日巳时(9-11时)服用
禁忌:脾虚便溏者加炒白术5g
莴苣醒脾方
组方:莴笋200g切丝,配伍陈皮6g、茯苓15g煲汤
作用机制:通过苦味刺激味觉神经,反射性促进胃液分泌
按两穴
立夏时节,阳气渐盛易生 “心火”,中医主张“夏气通于心”,养心护阳正当其时。按揉内关穴可宁心安神,缓解胸闷心悸;点压劳宫穴能清泻心火,改善烦躁失眠。二者相配,既顺应节气疏解暑热,又通过经络调节平衡气血,为长夏养生奠定基础。

内关穴
定位
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操作
1. 辰时(7-9时)用拇指指腹垂直下压
2. 配合"呼"字诀缓慢吐纳
3. 每次3分钟,频率1Hz(每秒按压1次)
研究支持
可提升心率变异性(HRV)12.6%,改善自主神经功能
劳宫穴
定位
掌心第2、3掌骨间,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
操作
1. 午时(11-13时)施行麦粒灸,每次3壮
2. 艾灸后点按太溪穴引火归元
研究支持
可使掌心温度升高1.8±0.3℃,改善末梢循环
立夏养生贵在"养长之道",以清心火、护阳气为要。建议巳午时适当活动以宣发阳气,酉时后收摄心神。正如《类经》所言:"善养生者,必奉于藏。"此乃顺应四时的养生真谛。
温 馨 提 示
建议读者在执业中医师指导下,结合体质特征进行个性化调养!
作者: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杜婕莹
审稿专家: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药学部 主任药师 王若伦